【哥本哈根皇家圖書館學院(丹麥)】 RoyalSchoolofLibrarianship,Copenhagen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1918年,丹麥的政府公共圖書館委員會(GovernmentPublicLibraryCommittee),在哥本哈根開授一門專為訓練公共圖書館員的圖書館學課程,此為一門為期3個月的基本課程,僅有15位學員,這是丹麥圖書館教育之始。
1920年,國家圖書館學院(StateLibrarySchool)正式成立,訓練的計畫為兩個階段,前半部在學校上課,後面的時間在公共圖書館實習,其培訓目的是以公共圖書館員為限。
這種教育方式一直維持到二次大戰以後,沒有多大改變。
1956年,丹麥政府通過法案,在哥本哈根設立皇家圖書館學院(RoyalSchoolofLibrarianship),直屬於教育部(現已改為文化部)。
該學院分為兩個組(Section),第1組負責培訓公共圖書館員,第2組負責訓練大學、研究及專門圖書館員。
1973年該院在Aalborg成立一個分部,但以開授公共圖書館相關課程為主要任務。
該院之入學資格嚴格。
申請入學者必須具有大學畢業的一般學位或技術學院畢業的工程學位,在入學前並須具有3種外國語(通常為英語、德語及法語)的知識。
換言之,通識教育的基本學科背景及語文能力,為接受專業圖書館教育的必備要件。
該院的學制為4年,兩組的共同必修課程有:目錄學、參考服務、文獻學、編目、分類、圖書採訪、圖書館史、圖書館行政、視聽媒體、電子資料處理、電腦在圖書館的應用等。
此外,第1組的必修課程尚有文化傳布、圖書館社會學、兒童圖書館等,第2組的必修課程尚有俄文、專科主題文獻等。
教學進程分為3階段:第1階段是先作兩個學期的一般理論研究,接著是為期5個月在圖書館的實習;
第2階段是各專科性科目的圖書館實習,此一階段的實習多係擔任專業工作;
第3階段是讓學生每人選擇一個主題作研究,並撰寫報告,在此期間學生須同時修習圖書館行政、圖書館立法及圖書館史3門課程,第3階段的最後是對學生報告的口試。
該院每年招生三、四百人,第1組(即公共圖書館組)每年招收300人,在哥本哈根本校者200人,在Aalborg分校者100人;
第2組(即大學、研究、專門圖書館組)每年招收60-70人,均在哥本哈根本校,該組另有研究班,係招收各研究圖書館的在職專業人員,施以為期14週的高級訓練,其人數每年不等。
該院的在校學生約1,500人,專任教員66人,兼任教員約400人,師資充分而堅強。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