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經樓藏書題跋記〕】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拜經樓藏書題跋記〕5卷,乃清代藏書家吳騫所撰藏書題跋的匯集。
吳騫在收藏書籍的過程中,每得一書即撰一題跋,標誌於後。
他在世時,來不及將書跋整理彙編,卒後由其子吳壽暘本著專意著述的精神,以編纂藏書志的形式,匯集寫成〔拜經樓藏書題跋記〕5卷,但收藏在書櫃中,未向外界發表。
壽暘卒後數年,管庭芬為蔣光煦訪求書籍,來到海昌,經由吳騫之孫吳之淳出示,管庭芬方獲得這部題跋之作,經蔣光煦閱覽後,稱讚不已,於是交由管庭芬與許光清校寫刊印,編入〔別下齋叢書〕之中,民國年間,張元濟主持商務印書館,依據此版刊入〔叢書集成〕初編,流傳至今。
〔拜經樓藏書題跋記〕充分表現了吳騫在版本學方面的學識和貢獻;
在跋語中他辨誤析疑,詳記著者生平、書版行款、傳抄校錄過程、流傳授受源流、抄書歲月及藏書印記等,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古籍版本鑑定資料和版本鑑定知識及經驗,如古籍牌記及封面、原書序跋、藏家圖記、避諱字、歷代書目著錄的情形及版刻時代特點等,都有詳細的說明和判斷。
由此可知它的學術價值很高,蔣光煦就認為:「實勝〔讀書敏求記〕」,是清代一部有名的題跋作品,被後來不少叢書收錄,除〔別下齋叢書〕外,尚有〔式訓堂叢書〕、〔校經山房叢書〕收錄此書。
此外,另有文學山房聚珍排印本。
吳騫除題跋記之作外,還編有〔拜經樓書目〕和〔兔床山人藏書目錄〕。
〔拜經樓書目〕只有鈔本流傳,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兩部,一部為4卷,多著錄平湖人的著作,疑是嘉興或平湖地方的藝文志;
另一部為殘本,只載書名、本數和書價,應當是拜經樓購書的登記簿。
還有一部現今存世的〔拜經樓書目〕1冊。
不分卷,並非吳騫所編,而是其孫吳之澄所編的藏書目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