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燕京圖書館(美國)】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哈佛燕京圖書館創立於1928年,隸屬於哈佛燕京學社,稱為哈佛燕京Harvard-YenchingLibrary學社漢和圖書館(Chinese-JapaneseLibraryoftheHarvard-YenchingInstitute),裘開明先生(1898-1977)任首屆館長。
1965年裘氏退休,吳文津氏接任,改稱哈佛燕京圖書館。
1976年轉屬哈佛大學圖書館系統,列為哈佛學院圖書館(HarvardCollegeLibrary)之一部。
建館時,以哈佛學院圖書館自1879年開始收集之中文書籍及自1914年開始收集之日文書籍約6,000餘冊為基礎,積極進行有系統的藏書建立工作。
除中日文外,並增置滿、蒙、藏文典籍及有關東亞之西文書刊。
1951年復設韓文部;
1973年又成立越南文部,收集範圍遂更為擴大。
至1990年止,館藏圖書計750,000餘冊,期刊13,000餘種,報紙530餘種,微捲43,000餘卷,及微片5,000餘張(微捲包括東京丸善株式會社所複製日本國會圖書館所藏明治時期出版品計16,000卷)。
藏書數量為歐美各大學東亞圖書館之冠。
館藏資料以人文及社會科學出版品為主。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收藏者多係歷史、哲學、宗教、美術、地方志、叢書、及古典文學書籍,兼收宋元明清及日本德川時代之善本,明清鈔本及拓片多種。
戰後數十年來又積極發展近代及當代社會科學方面的資料,及各種檔案的收集(如廣州嶺南大學--及其前身格致書院--董事會自1884年到1952年的會議紀錄;
胡漢民先生民國20年前後的個人書信文件;
和1989年中國大陸民運檔案等)以及照片、錄影帶、錄音帶之視聽資料。
電子資料亦已開始收集。
已裝置者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其計算中心共同發展的二十五史全文資料庫。
哈佛燕京圖書館在美國東亞圖書館界多有首創,諸如現已成為各東亞館作為標準的在編目卡片上加添作者和書名的羅馬
拼音:的辦法,和該館編製的〔漢和圖書分類法〕(AClassificationSchemeforChineseandJapaneseBooks)(通稱為Harvard-YenchingClassificationScheme)的普遍使用,1930年代末期該館在北平出版館藏中文圖書書本目錄,同時發行鉛印編目卡片也是美國東亞館在這方面工作的開端。
哈佛燕京圖書館對外開放,並提供館際借閱,參考諮詢及複印各種服務。
1989年啟用OCLCCJK350編目系統。
現行出版品有[OccasionalReferenceNotes]及[Harvard-YenchingLibraryBibliographicalSeries]。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