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聯合學術網路】 JointAcademicNetwork,U.K.,簡稱JANET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英國聯合學術網路於1984年由英國大學與研究機構聯合會的電腦評議會(ComputerBoardforUniversitiesandResearchCouncils)所建立。
其目的為連接各大學及研究機構的電腦。
JANET在行政及技術方面受網路聯合小組(JointNetworkTeam,簡稱JNT)的督導,經費則由電腦評議會的後繼單位大學經費籌設會的資訊系統委員會(InformationSystemsCommitteeoftheUniversitiesFundingCouncil)資助;
而網路本身由網路顧問委員會(NetworkAdvisoryCommittee)統籌各項業務。
JANET的主幹線以X.25分封式交換網路相連。
而各節點可以X.25、CambridgeRing或乙太網路(Ethernet)與主幹線相連線。
其應用層的主要功能有電子郵件、檔案傳輸、遠程載入(RemoteLogin)、遠程工作傳輸(RemoteJobSubmission)等JANET通信協定採ColouredBookProtocols,此協定因文件資料以不同顏色分載不同功能而命名,例如:電子郵件灰色名為GreyBook檔案傳輸藍色名為BlueBook遠程載入綠色名為GreenBook遠程工作傳輸紅色名為RedBook為便於與各網路相連,JANET的通信協定正朝向採用ISO的開放系統協定OSI而努力。
JANET經由IXI與歐洲各學術網路相連;
經由NSFNET轉接點與Internet相連,另與EAN、USENET、EARN/BITNET等網路均有轉接點。
JANET的節點命名法,為NameRegistrationScheme,簡稱NRS,屬層級式。
各節點的名稱有文字與數字2種;
文字型有全銜與簡稱2種。
此外,每一節點又有IXI的位址。
JANET的NRS與Internet類似,然層級的位置正好相反。
JANET由左到右為由大到小,即國別置於左起第一位,而後網路類別、機構名稱,最後節點代稱,這種方式與各Internet節點的命名次序正好相反,因之,經由Internet與JANET用戶或系統溝通時,其節點識別碼須作調整。
JANET非常重視網路化的資訊服務,以集中、統一的方式積極進行,陸續推出各項計畫及系統,目前除各校圖書館的線上目錄系統、英國國家圖書館的書目資訊系統BLAISE、英國國家圖書館文件供應中心(TheBritishLibrary'sDocumentSupplyCentre,簡稱BLDSC)的ARTTel系統可透過JANET連線使用外,其他著名的項目如:(一)JANET.NEWS:由JNT主持的電子布告系統,用於報導JAFNET的各項作業及消息等。
(二)NISP(NetworkedInformationServicesProject):提供學者經由網路合作的途徑,具體的成果為Newcastle大學開發Mailbase系統,用以統一處理JANET的群體討論(或稱電子論壇)等事宜。
(三)NISS(NationalInformationandSoftwareServices):分設NISSBB(NISSBulletinBoard)及NISSPAC(NISSPublicAccessColletion)二大系統,前者報導JANET上的資源、服務及其他相關之消息;
後者報導各類軟體、資料庫及資料檔的名錄。
(四)JUPITER(JUGL"JANETUserGroupforLibraries"ProjectforInformationTransfer,EducationandResearch):為圖書館界探討資訊傳輸、教育及研究發展等問題,在此計畫下成立圖書館界的布告系統BUBL(BulletinBoardforLibraries)。
(五)BIDS(TheBathISIDatabaseService):由Bath大學向美國ISI(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公司租用ScienceCitationIndex、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ArtsandHumanitiesCitationIndex、IndextoScientificandTechnicalProceedings及CurrentContents等資料庫,供JANET用戶連線使用。
JANET發展的理念為網路生活化,即網路為全民所用,因之特別重視網路化資訊服務的問題,為加速資訊傳輸,JANET正規畫提升網路的功能,此計畫名為JANETMKII,又名SuperJANET。
此計畫完成後主幹線的傳輸速率可達每秒數百萬位元甚至數億位元,屆時將為英國學術界提供更快速的溝通管道。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