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機讀編目格式】 UKMARC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1965年底,當美國國會圖書館著手於機讀編目格式試驗計畫(MARCPilotProject)時,英國方面也對英國國家書目(BritishNationalBibliography,簡稱BNB)是否可採行機讀格式感到興趣。
1966年英國專門圖書館暨資料中心學會(Aslib)首先進行UKMARC與LCMARC計畫結合之初步研究;
1967年9月英國國家書目機讀格式計畫(BNBMARCProject)正式開始進行,經過數月的討論,並獲科技資訊處(OfficeofScientificandTechnicalInformation,簡稱OSTI)的經費補助。
1967年BNBMARCOffice成立,著手研究大英圖書館的需求,以及英國機讀格式與美國機讀格式是否能相容等問題。
1968年8月,在機讀格式指導委員會政策小組(PolicyCommittee,theMARCSteeringCommittee)召集人Mr.D.T.Richnell的主持下,英國機讀編目格式計畫(UKMARCProject)展開運作,同年並提出建議書草案。
英國機讀編目格式計畫係為美國國會圖書館合作的一項計畫,因而在記述編目部分多與美國機讀編目格式相容或相同。
1970年10月在BodleianLibrary召開之機讀格式使用者會議(MARCUserMeeting)中,則提出英國機讀編目格式應加以修改,使之能配合英國的需求及習慣,遂於1971年出版〔英國國家書目機讀編目紀錄:實用手冊〕(TheBNBMARCRecord:AManualofPractice)一書作為各圖書館之試用本,直至1975年第1版之〔英國機讀編目格式手冊〕(UKMARCManual)標準本始問世。
由於AACR2的出現,大英圖書館自動化資訊服務系統(BLAISE)等書目系統的成長,以及對於處理不同來源之書目紀錄及不同類型資料之機讀格式的需求日漸增加,故於1980年出版[UKMARCManual]第2版,以符合各類MARC使用者及各類圖書資料的需要。
該版係參考國際標準ISO2709;
1973DocumentationFormatforBibliographicInformationInterchangeonMagneticTape、英國國家標準BS4748;
1971BibliographicInformationInterchangeFormatforMagneticTape,及BS4732:Part2;
1979SpecificationforMagneticTapeLabellingandFileStructureforDataInterchange,Part2:LabelStandardVersion3等資料修撰而成。
1980年以後,UKMARCManual第2版又陸續修訂過7次,但自1984年起並無重大改變;
1985年及1986年曾修訂出版,但僅修訂其附錄而已。
目前由大英圖書館(BritishLibrary)不定期修訂,其修訂內容則由機讀使用者聯盟(MARCUsers'Group)進行討論。
英國機讀格式與美國機讀格式主要的差異為:(1)欄位與分欄之間不必輸入標點符號;
(2)叢刊及畫一題名之代碼大不相同;
(3)無空白之指標;
(4)分欄符號不同,尤其是人名及題名之分欄;
(5)tag900945專供英國國家書目紀錄之用;
(6)非書資料部分採用EUDISED(TheCouncilofEurope'sDocumentationCentreforEducationinEurope)標準;
(7)未包含技術報告之機讀編目格式。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