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8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政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1:30: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政書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政書係我國史書的一種體裁,廣泛收集政治、社會、經濟、學術、文化等各種典章制度的材料,分門別類系統地加以組織,並詳述各種制度沿革的圖書。

 

〔隋書.經籍志〕稱為舊事,〔舊唐書.經籍志〕和〔新唐書.藝文志〕稱為故事。

 

政書一詞作為一類文獻的總稱(類名),始於明錢溥所編之〔祕閣書目〕一書,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因之,現代也有學者稱它為「典制體」。

 

典章制度的記載,可上溯到〔周禮〕和〔禮記〕兩書。

 

〔禮記〕中的王制、月令、明堂位等篇,都是與典章記載有關的篇什。

 

後來〔世本〕的帝繫、氏姓、居、作等篇,漢司馬遷〔史記〕的禮、樂、律、曆、天官、封禪、河渠、平準八書,東漢班固〔漢書〕的律曆、禮樂、刑法、食貨、郊祀、天文、五行、地理、溝洫、藝文十志,以及正史裡的志書,其性質也都是政書。

 

古代政書一般分為兩類:其一是通代政畫,另一是斷代政書。

 

茲分述如下:(一)通代政書以記述歷代典章制度為主,「十通」即其代表。

 

最早撰述通代政書,當推唐劉秩所撰的〔政典〕。

 

是書凡35卷,採集經史百家之言,按〔周禮〕六官所職,分門別類記述黃帝至唐開元、天寶間典章制度的興廢沿革,並評論其是非得失。

 

後來杜佑廣蒐資料,增人開元時代所編禮樂等材料,成〔通典〕一書。

 

〔通典〕取材嚴謹,體例完整,脈絡清晰,為此後政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茲依時代順序,簡述我國政書的梗概如下:1.〔通典〕凡200卷,唐杜佑撰。

 

是一部通史式的政書。

 

全書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9門,門下再細分子目,並以年代為序,系統地記述上古黃帝至唐天寶末年間歷代經濟、政治制度的沿革變遷。

 

敘事詳而不煩,簡而有要,每門後並有作者的評論文字。

 

不乏針砭時政的精辟見解。

 

2.〔通志〕凡200卷,南宋鄭樵撰。

 

是一部紀傳體通史性質的政書。

 

全書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載記、四夷傳、年譜、略7種體裁,記述三皇至隋代為止(部分述至唐或北宋)典章制度的演變史實。

 

其中「二十略」部分,是是書精華之所在,也是研究我國古代社會、經濟、學術、文化等典章制度演變史的重要文獻,〔通志.二十略〕有單行本。

 

3.〔文獻通考〕凡348卷,元馬端臨撰。

 

是在〔通典〕基礎之上擴編補充而成,全書分為24考,記敘上古至南宋寧宗嘉定末年間歷代典章制度之史實,尤詳於宋代的制度,是研究宋史的重要文獻。

 

4.〔欽定續通典〕凡150卷,清高宗敕撰。

 

記敘唐肅宗元年至明末間的典章制度與文儀禮節,所分門類,與〔通典〕相同。

 

5.〔欽定續通志〕凡640卷,清高宗敕撰。

 

門類分法與〔通志〕基本相同,唯省去世家、年譜二略。

 

是書帝紀、后妃傳、列傳部分,記述唐初至元末間的歷史及人物;

 

二十略部分,記敘五代至明末間制度及事跡。

 

6.〔欽定續文獻通考〕凡250卷,清高宗敕撰。

 

門類畫分與〔文獻通考〕略同,全書分為26考(新增2考),記述南宋中期至明末間的制度與事跡。

 

7.〔清朝通典〕凡100卷,清高宗敕撰。

 

記述清初至清乾隆間典章制度、文儀禮節,所分門類與〔續通典〕相同。

 

8.〔清朝通志〕凡126卷,清高宗敕撰。

 

記述清初至清乾隆年間的制度與事跡,門類分法與〔通志〕大致相同,唯省去帝紀、后妃傳、年譜、世家、列傳等部分,只取二十略部分,內容多與〔續通志〕重複。

 

9.〔清朝文獻通考〕凡300卷,清高宗敕撰。

 

記述清代初期至清乾隆年間的制度與事跡,門類畫分與〔續文獻通考〕完全一樣。

 

10.〔清朝續文獻通考〕凡400卷,清劉錦藻撰。

 

記述清乾隆51年(1786)至清宣統3年(1911)的制度與事跡,門類畫分與〔清朝文獻通考〕略同,唯又新增了外交、郵傳、實業、憲政4考,全書一共分為30考。

 

(二)斷代政書以記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和名物為主的政書,是謂斷代政書。

 

按其內容性質,又分為會要和會典兩種。

 

前者由私人撰述,後者由官府修纂。

 

會是匯集之意,要是概要之意;

 

合而言之,會要便是匯萃一代典章制度,分門別類加以扼要敘述的史書。

 

至於明清兩代官修的政書,則通稱會典,與會與不同之處,其編制係以官制為綱,分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內容側重章程法令和各種典禮的敘述。

 

斷代政書始於唐蘇冕所編之〔會要〕,該書凡40卷,記述唐高祖以後九朝典章制度。

 

宋王溥在〔會要〕和唐楊紹復等編〔續會要〕(40卷)的基礎之上,增補唐宣宗至唐末間制度與事跡,編成〔唐會要〕,是我國現存最早專門記述一代典制的政書。

 

上述兩類政書均係通制為書,亦即匯集多種典章制度為一編。

 

另外,還有一種專述某一類典章制度沿革,例如儀制、邦計、軍政、法令、考工等的專類政書。

 

這類書收錄於清〔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

 

舉例來說,〔歷代兵制〕是記述歷代軍制的政書,〔歷代大禮辨誤〕是記述歷代禮儀的政書,〔大唐開元禮〕、〔皇朝禮器圖式〕是記述國家規定禮儀的政書,〔大清律例〕是記述國家頒布法律條文的政書,〔營造法式〕、〔欽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是記述建築、印刷製造技術規範的政書。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26 08:12 , Processed in 0.17383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