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0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事由原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0:27: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事由原則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事由原則是按問題或主題對檔案進行分類與整理的原則。

 

事由原則經歷了從古代到近代的發展演變過程。

 

古代羅馬共和國時期,實行收文與發文分開保管的「二元主義」分類法,即收文者保存文件的原件,發文者保存所發文件的謄錄簿。

 

歐洲封建社會晚期,各國採實用歸納法和合理演繹法。

 

所謂實用歸納法,是用綜合歸納的辦法把檔案分為一般性類別的方法,其實質是保持事由(主題)的完整和一致。

 

具體方法有:(1)按君主、臣民、外交三大類畫分檔案。

 

使每一類都體現政權的某種職能;

 

(2)按地區、事由、時間的順序畫分檔案類別,其特點是分類有一定的層次結構;

 

(3)把檔案畫分為保密的、公開的和登記室保管的三大類:保密的主要是指有關重要特權和公文書原件等歷史檔案;

 

公開的是指對辦公廳人員公開的歷史檔案;

 

登記室的是指經常使用的文件和現行文件;

 

(4)按中央機關的分支機構把檔案畫分為教會統治、政治領導、司法事務、財務管理等類別,使分類方法有了新的突破,即包含有按檔案來源分類的思想萌芽。

 

所謂合理演繹法,就是把各種檔案畫分到預先擬好的各個具體類別中,企圖使這種分類法適合於一切時代和一切行政機關檔案的分類,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總之,由於古代檔案數量不多、來源單一,因此事由原則還是為檔案的管理提供了方便。

 

1789年法國革命後建立的國家檔案館將檔案分為立法、行政、歷史、地形、財務等6個部分及24大類。

 

這是一種將歸納法和演繹法相統一的分類法。

 

對於法國國家檔案館館藏結構複雜和來源多種多樣的檔案來說,這種分類法違反檔案的形成規律,破壞檔案文件之間的歷史聯繫,以至拆散歷史上形成的某些檔案實體,因而是不科學的。

 

檔案十進分類法也是一種事由原則。

 

它是圖書十進分類法在檔案分類上的應用。

 

1912年由於美國總統塔夫脫(WilliamHowardTaft)節約與效率委員會的提倡而廣泛應用於美國政府機關的檔案管理。

 

由於十進分類法的每一個級別只能分為十類,過於死板,不能充分適應複雜的檔案文件,因而半個世紀之後被美國政府機關所廢棄。

 

中國在1930及1940年代在一些政府機關曾流行這種檔案十進分類法。

 

國際檔案界普遍認為,把圖書十進分類法應用於檔案分類是削足適履。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0 02:4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