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嘉錫(1884-1955)】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余嘉錫字季豫,號狷庵,猖翁,湖南常德人。
18歲中鄉試舉人,有湖南才子之稱。
後入京為史部文選司主事。
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大學、民國大學、女子師範大學、輔仁大學等校任教,主講目錄學等課程。
1937年曾任輔仁大學國文系主任,1942年為文學院院長,194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以後為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專門委員。
余嘉錫讀書很多,於經史子集無不涉獵,且治學勤奮,著述頗豐。
但其主要成就以目錄學著稱,主要著作有:〔目錄學發微〕、〔四庫提要辨證〕、〔古書通例〕、〔世說新語箋疏〕、〔余嘉錫論學雜著〕及尚未刊行的〔漢書藝文志索引〕、〔元和姓纂校補〕等。
其主要目錄學思想集中在其著作〔目錄學發微〕中,他認為:目錄學的意義在於辨章學術,考鏡源流;
目錄之體例應由:篇目(考一書之源流)、敘錄(考一人之源流)、小序(考一家之源流)三部分組成,缺一則功用不全;
強調類例要因時而變,「今之學術,日新月異而歲不同;
絕非昔之類例所能賅括。
夫四部可變為五、為六、為七、為八、為九、為十、為十一、為十二、今何嘗不可為數十,以至百乎?」
「藏書目錄,以便檢查為主」,「讀書目錄應分科編製兼著存佚」。
這些思想在當時是比較系統且深刻的。
另外,他萃一生精力,歷50餘年而完成的〔四庫提要辨證〕一書,系統地考辨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錯漏與不足,對其中490餘種古籍的內容、版本及作者生平均作了翔實的考證。
對於古代文學、歷史、哲學、考古學及版本目錄學研究有極大的貢獻。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