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服務】 TechnicalServices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圖書館的工作,通常可分為技術服務與讀者服務兩大範疇。
讀者服務是直接面對讀者的工作,如借還書、參考諮詢、資訊檢索服務、指導利用圖書館等皆是;
技術服務則是幕後的工作,為讀者服務而做準備,如圖書資料的選擇、採訪、登錄、分類、編目等。
技術服務工作的主要功能為:(1)徵集資料,建立館藏;
(2)組織資料,以利檢索;
(3)維護館藏及紀錄,便於利用。
技術服務部門的組織,通常分為採訪(或採錄)與編目2組;
也有的分為採訪、編目、期刊3組;
規模較小的圖書館則以採編合為一組的方式,來處理技術服務的各項業務。
至於大型圖書館的技術服務部門,分工較細,區分為採訪、交換及贈送、編目、期刊、目錄維護等組。
雖然組織的畫分粗細不同,但其業務大致相同。
圖書資料的選擇與採訪是建立館藏的首要工作,圖書館應依其設立宗旨及服務對象擬訂館藏發展政策,說明館藏的目的、館藏選擇與淘汰的原則、列舉館藏的範圍與深度、確定選擇採訪工作的職責等。
圖書資料採訪政策,雖因圖書館性質而異,但有兩項基本原則,可以適用於各類型圖書館,一是「以最低的代價,為最多的讀者,提供最佳的讀物」;
二是「在適當的時候,為適當的讀者,提供適當的圖書」。
圖書資料的組織與整理,也就是分類編目,其目的在提供有效而快速的檢索方式,便於讀者利用圖書館的館藏。
編目工作通常包括敘述編目與主題編目兩部分,敘述編目在記載足以辨識各個資料的項目,如書名、著者、版本、出版者、出版年、面(冊)數、高廣尺寸等;
主題編目則依資料內容的主題性質,訂定標題及分類號。
分類編目必須遵循一定的準則,才能符合標準化作業,達到書目資料共享的目的。
以國內而言,在敘述編目方面,中文資料依據〔中國編目規則〕,西文資料則依據〔英美編目規則第2版〕(AACR2);
在分類法方面,中文資料採用〔中國圖書分類法〕,西文資料則採用〔杜威十進分類法〕(DDC)或〔國會圖書館分館法〕(LCC);
在標題方面,中文資料採行〔中文圖書標題表〕,西文資料則採行〔國會圖書館標題表〕(LCSH)或〔席爾斯標題表〕(SearsListofSubjectHeading)。
目錄是編目工作的產品,它是圖書館提供給讀者檢索館藏的工具,換言之,也是讀者與館藏溝通的橋樑。
因此,圖書館目錄的良窳,直接影響讀者查詢資料的效率與效能。
以往圖書館的目錄多為卡片型式,自動化後則為線上目錄。
總之,技術服務是圖書館的後勤工作,如果缺乏強而有力的後勤支援,站在第一線的讀者服務,勢必難以滿足讀者的資訊需求,更遑論提高服務品質。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