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3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李氏山房】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5 23:44: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李氏山房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李氏山房為宋代藏書家李常之藏書室。

 

李常(1027-1090),字公擇,江西南康建昌人。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進士。

 

調江州判官、宣州觀察推官。

 

神宗熙寧初(1068),為祕閣校理。

 

王安石與之善,以為三司條例檢詳官,改右正言,知諫院。

 

安石立新法,常極言其不便。

 

安石遣所親密諭意,常不為止,落校理,通判滑州。

 

歲餘復職,知鄂州,徙湖、齊二州。

 

元豐6年(1083),召為太常少卿,遷禮部侍郎。

 

哲宗立,改吏部,進戶部尚書。

 

拜御史中丞,兼侍讀,加龍圖閣直學士。

 

徙兵部尚書,辭不拜,出知鄧州,徙成都,行次陝,暴卒,年64,時元祐5年(1090)2月。

 

常少時讀書廬山之五老峰下白石僧舍,既擢第,留所抄書9,000卷,名舍曰李氏山房。

 

著有〔文集奏議〕60卷、〔詩傳〕10卷、〔元祐會計錄〕30卷。

 

蘇軾〔李氏山房藏書記〕云:「余友李公擇,少時讀書於廬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擇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為李氏山房,藏書凡九千餘卷。

 

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剝其華實,而咀嚼其膏味,以為己有,發於文詞,見於行事,以聞名於當世矣。

 

而書固自如也,未嘗少損,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是其才分之所當得,是以不藏於家,而藏於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無所用於世,惟得數年之間,盡讀其所未見之書,而廬山固所願遊而不得者,蓋將老焉,盡幾分擇之藏,拾其餘棄以自補,庶有益乎。

 

而公擇求余文以為記,乃為一言,使來者知昔之君子見書之難,而今之學者有書而不讀為可惜也。」

 

李氏山房藏書凡9,000餘卷,其書不藏於家,而藏於僧舍,以供人閱覽,不啻當時之公共圖書館。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7 03:59 , Processed in 0.10937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