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十進分類法〕】 [DeweyDecimalClassification]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杜威十進分類法〕,簡稱〔杜威分類法〕,乃美國圖書館先驅杜威(MelvilDewey,1851-1931)所首創。
該分類法第1版於1876年發表時,題為[AClassificationandSubjectIndexforCatalogingandArrangingtheBooksandPamphletsofaLibrary],全文僅44頁,主表僅有10大類及1000小類(000-999),最後為一主題索引,自第2版(1885)開始,正式定名為[DeweyDecimalClassification]。
此後每數年修改一次,第2版至第13版的修訂工作,均由杜威親自監督。
至1989年20版問世,該版簡稱DDC20,分4冊,共3,388頁。
該分類法之主要結構,是將人類的全部知識分為10大類,各類的名稱(以DDC20為準)及次序如下:000總類(Generalities)100哲學與心理學(Philosophy&Psychology)200宗教(Religion)300社會科學(SocialSciences)400語言(Language)500純科學與數學(PureSciences&Mathematics)600技術或應用科學(Technology;AppliedSciences)700藝術(TheArts)800文學與修辭學(Literature&Rhetoric)900歷史與地理(Geography&History)上面的10個大類,每類又分為9個小類,每個小類又可分為9項,每一目又可分為9,如此9個9個地分下去,理論上可以達於無窮,而使任何微小的知識,皆有類號可歸。
茲以第20版中的一組分類號為例,說明其分類號發展的層次:600Technology(AppliedSciences)620Engineering&AlliedOperations621AppliedPhysics621.3Electric,Electronic,MagneticCommunications,ComputerEngineering;Lighting621.38Electronic&CommunicationEngineering621.384RadioandRadar621.3841Radio除代表基本結構的主表外,還有7個複分表(或稱輔助表)(AuxiliaryTable),其中較為重要的有標準複分表,地區複分表,文學複分表及語言複分表。
分類表的後面有「相關索引」(RelativeIndex),將整個分類表中的相關主題或同義字聚集在一起,依字順加以排列,並在各項目之後註明其所代表的類號,以便應用查撿及參考。
該分類法之主要優點為:(1)它是最合邏輯系統的分類法;
(2)複分表有助記的特性;
(3)符號簡單,世界上任何地方均可使用;
(4)分類號具有彈性,大圖書館可用較長號碼;
(5)有完整的相關索引,便於使用;
(6)時常修訂,類號不致因時代的變遷脫節。
其主要缺點為:(1)以美國及西方為導向,其他國家適用不無困難;
(2)大類僅10類,不足以配屬人類的全部知識;
(3)主題相近者相隔太遠,阻礙圖書資料的有效利用;
(4)有些分類號太長;
美國國會圖書館提供的卡片上之分類號有達21位數字者,造成許多不便。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