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6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圖】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5 22:50: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地圖

 

Map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地圖是將一個大地區的空間關係加以縮小,表示在一個平面上,以便直接觀察。

 

地圖可以擴大人類觀察的範圍,便其能夠了解更廣大的空間關係。

 

但地圖不只是縮小而已,它是按照一定數學法則,運用符號系統和地圖簡括的原則,縮小表示地球上各種自然和人文現象的圖。

 

其組成的要素有3:(1)數學基礎,包括大地控制點、經緯線網和比例尺;

 

(2)製圖對象,包括地圖上所表示的地理要素與各種專題內容;

 

(3)圖面整飾,包括圖廓、圖名、圖號、圖例和圖面上的文字說明及附加圖表等。

 

近年來,將空間現象轉變為數位形式,儲存在磁帶或磁碟上面已非常普遍,此即所謂數值地圖或數位地圖,可以由電腦來處理。

 

地圖的範圍很大,可以根據某些特點而加以歸併與分類。

 

分類的標準和方法很多,如地圖比例尺、製圖範圍、地圖內容、地圖用途、地圖形式等。

 

以下逐項加以說明:(一)地圖比例尺:可以分為大縮尺地圖(1/50,000以上)與小縮尺地圖(1/500,000以下)。

 

這兩者是兩個極端,中間是連續的,有不同縮尺的地圖。

 

(二)製圖範圍:可以分為全球地圖、半球地圖、大洲地圖、自然區域地圖(以高原、平原、盆地、流域等為範圍)、世界地圖、國家地圖、省(區)地圖、縣地圖等。

 

(三)地圖內容:可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前者又分為地形圖和普通地理圖;

 

後者分為自然地圖和人文地圖。

 

自然地圖包括地質、地球物理、氣候、水文、海洋、土壤、植被、動物等部門專題地圖。

 

人文地圖包括人口、政區、工業、農業、交通、運輸、財經貿易、文化教育、歷史等部門專題地圖。

 

(四)地圖用途:可分為地籍圖、航圖(如航海圖、航空圖)、道路圖、旅遊圖等。

 

(五)地圖形式:可分為單幅地圖、系列地圖、地圖集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16:34 , Processed in 0.08301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