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1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四庫全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5 22:26: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四庫全書〕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四庫全書〕是中國卷帙最大的一部叢書,始編於清乾隆38年(1773)開設四庫全書館,任皇室郡王及大學士為總裁,六部尚書及侍郎為副總裁,實際編纂者,為總纂官紀昀、孫士毅、陸錫熊3人,而以紀昀出力最多。

 

其他參與者皆是著名學者,如程晉芳、任大椿、邵晉涵,周永年、戴震、姚鼐、翁方綱、王念孫等。

 

每書前冠〔提要〕1篇,對學術源流、內容大要加以說明。

 

至乾隆47年全書告成,總計存書(即收入〔四庫全書〕者)3,457部,79,070卷;

 

存目6,766部,93,556卷。

 

編纂〔四庫全書〕所用的書籍來源包括:(1)政府藏書,即內府本,包括武英殿等內廷各處藏書;

 

(2)清代皇帝的著作和奉皇帝命令纂修的書籍;

 

(3)公私進呈的圖書,包括各省採進、私人進獻和通行的書籍;

 

(3)從〔永樂大典〕輯錄的佚書。

 

其中以各省公私進呈的書籍最多。

 

而從〔四庫全書〕所收各書的著者觀之,它收錄了我國有文字以來各代人的著作,包括經史子集四部44類。

 

但對時人著作,除皇帝的作品及官修書籍外,皆不收錄。

 

〔四庫全書〕編竣後共鈔成7分,每分裝訂36,000冊,冊面經部用綠色、史部用紅色、子部用藍色、集部用灰色,分像春夏秋冬四時之色,共6,752函。

 

這7分分藏在北京文淵閣、圓明園文源閣、熱河行宮文津閣、奉天行宮文溯閣的稱為內廷四閣,又省稱九四閣,完全是皇帝的私人藏書閣,不准外人出入;

 

其他3分,一藏揚州大觀堂文匯閣,一藏鎮江金山寺文宗閣,一藏杭州西湖行宮文瀾閣,稱為江浙三閣,又簡稱南三閣,對外開放。

 

7閣目前僅存4部:文淵閣本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文溯閣本現藏遼寧瀋陽圖書館、文津閣本現藏北京圖書館、文瀾閣本經丁丙補全,現藏杭州浙江圖書館,其餘均毀於兵火。

 

民國72年(1983),臺灣商務印書館將文淵閣本影印出版,貢獻至大。

 

我國圖書經過明末清初的兵火,損失慘重。

 

〔四庫全書〕的編纂,不但保存了歷代大量的珍貴文獻,亦對後代學術有至為深遠的影響。

 

首先,它使古書輯佚工作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

 

其次,它促進了校勘學的發展,進而推動了我國出版印刷事業的發展;

 

再次,它產生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這部典型的目錄書,影響了私人藏書目錄的編寫,使許多版本目錄及藏書志、藏書題跋等在清中葉以後,便如雨後春筍般地誕生了。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21:3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