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圖書館】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四川大學圖書館創建於1905年,其前身是清末張之洞主持的尊經書院。
1931年原國立成都大學、成都師範大學和公立四川大學合併為國立四川大學,翌年三校圖書館合併組成國立四川大學圖書館。
1949年以後,該館接收了原成都理學院、華西大學、重慶大學、雲南大學等10所院校的全部或部分圖書,並調整調出部分藏書,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形成為今日的具有自身特點的綜合性大學圖書館。
該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英文出版物收藏中心之一。
館址在四川省成都市。
該館新館舍建成於1987年,建築面積16,260平方公尺,設專用閱覽室十多個和學術報告廳一座,閱覽座位1,888席。
館內業務服務部門設採編部、流通部、報刊部、古籍特藏部、參考諮詢部、技術部、情報研究部及辦公室。
全館工作人員共123人,其中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2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19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60人。
在藏書建設方面,根據學校系、所專業設置建立系統完整並具有學科特點的藏書體系。
據1990年年底統計,館藏圖書共2,414,000餘冊,其中中文圖書1,344,000餘冊、中文古籍線裝圖書30,000冊、外文圖書336,000餘冊、中文報刊合訂本387,000餘冊、外文報刊合訂本257,000餘冊、縮影資料50,000件、聲像資料1,164件。
館藏的中文古籍線裝書中有善本書500多種、27,000餘冊,方志2,000多種、近80,000冊,其中不乏國內珍本和孤本。
外文書刊中,藏有1949年以前外國學者論述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及文史方面論著,有數十種五十至百年以上連續訂閱的國外自然科學期刊。
目前和國內百餘家圖書館、研究單位以及美、英、法、日等36個國家和地區、70多個圖書館建立交換、贈閱成互借關係。
該館主要服務對象為全校22個系、44個專業、22個研究所的3,800名教職工、9,800名大學本科生和771名研究生。
讀者服務工作在做好外借、閱覽工作基礎上,開展了代查代譯、專題文獻檢索、情報服務、參考諮詢、課題查新和縮影複製等,圖書館建立有文獻檢索與利用課教研組和文獻管理現代化技術教學實驗室,為本科生及研究生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文獻縮影與複製等課和實驗指導。
在現代化技術應用方面,館內配備有電子計算機、縮影複製系統、聲像視聽系統和複印膠印等印刷系統等設備。
1984年開始利用微型電子計算機進行外文圖書採購、外文期刊管理、檔案管理和流通自動控制,目前已建立科技期刊、社會科學期刊管理及聯合目錄檢索系統,已對讀者開放使用。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