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學研究]】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目錄學研究],汪辟畺撰。
汪氏原名國垣,後以字行。
江西彭澤人。
清光緒13年(1887)生,1966年卒,享年80歲。
他是近代著名的目錄學家和校勘學家,一生從事教育與著述工作,曾任南京中央大學教授,講授目錄學。
[目錄學研究]原為講義稿,是汪氏的代表作。
汪氏對此著作甚為自負。
他在1934年的初版自序中曾論列該書的主旨是「索錄、略之淵源,條分合之得失,與夫漢魏六朝間官私著錄之鉤稽,宋元明清後叢書類別之更定,所謂目錄學之最繁難最重要者,略已燦然備具」。
[目錄學研究]一書雖篇幅不大,但它卻是最早論述古典目錄學學科的一部有影響的著作。
全書分列6個專題,分別論述古典目錄學研究中幾個重要問題,即(1)它論述了古典目錄學的發展沿革、目錄學家的不同流派以及目錄類別,進而對4種不同目錄(指目錄學家目錄、史學家目錄、藏書家目錄和讀書家目錄)的功用和異同等加以分析;
(2)它表列了漢唐至明的官藏、私藏和史志目錄等151種古代目錄,眉目清晰,使讀者一目了然;
(3)它詳盡地論述了古典目錄學不同分類的沿革;
(4)它提出了叢書源流的個人見解和編制叢書索引的6項要點;
(5)它「徵諸史籍,旁稽百家」,撰寫了[漢魏六朝目錄考略],頗便於研究六朝目錄學者稽考。
總之,[目錄學研究]引證翔實,論列詳明,於少所倚傍之際,編撰此書,實屬難得。
[目錄學研究]於1934年由商務印書館據其講義稿初次刊行,1973年臺灣文史哲出版社再予影印傳布。
1955年,商務印書館因此書對研究中國舊籍的讀者是一本有用的參考書,乃刪去原序,並改正一些誤字、倒脫和標點錯誤之處,予以重版。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