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錄影帶】 VideoCassette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卡式錄影帶為錄影帶的一種型式,用來記錄電視或電影節目,供日後透過閉路或開路的途徑,在電視中播映。
錄影帶的性質與錄音帶相似,是種表面塗磁(通常為氧化鐵粉或二氧化鉻粉)的塑膠質地或多元酯質地的長帶。
而其規格也如同錄音帶的種類一樣,有所謂的盤式,卡式及匣式3種,卡式錄影帶即為裝於雙轉盤卡匣內的錄影帶型式。
卡式錄影帶是目前發展最快迅,使用最廣的規格。
它的錄影原理與錄音原理相同,錄影帶直接受由電視攝影機及麥克風傳來由光波及音波轉變而成的電波的電流震盪,同時記錄下影像訊號以及聲音訊號。
卡式錄影帶依其片寬可分為以下幾種規格:(一)B2吋卡式錄影帶:2吋的專業用錄影帶可裝入特製的卡式塑膠盒中,在專業電視臺利用播放廣告等短的資料用。
(二)B3/4吋卡式錄影帶:1972年新力公司推出U-Matic3/4吋規格的卡式錄影帶,放映時間最長為60分鐘,錄放影速度為3.75吋/秒(InchesperSecond)、由於具有多方面優良的性能以及操作方便、畫質佳等特點,因此在教育及商業電視、電視新聞上都普通面廣泛地受到使用。
(三)B1/2吋卡式錄影帶:國內較為熟悉的有VHS及Beta二種規格,均是在1975年前後相繼推出的,目前已成為國內外家用錄影帶的主流,尤其VHS的普及率有漸漸取代Beta帶之趨勢。
其錄影速度為VHS是1.31吋/秒,Beta是1.57吋/秒。
1/2吋卡式錄影帶的發展目標是家用,這可由VHS(VideoHomeSystem)的名稱即可看出,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卡式錄影帶具有輕巧(體積比3/4吋或盤式小)、攜帶方面、拍攝容易、便宜、容易使用、錄製時間長與功能多等特性,因此,不但在家用普及率與使用率高,並且也已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上。
(四)B1/4吋(或8mm)卡式錄影帶:在1980年已有1/4吋卡式錄影系統的展示,1/4吋卡式錄影帶外盒尺吋大小與卡式錄音帶相當,只是較厚,是目前體積最小的錄影帶。
其操作簡便且規格統一,不論何種廠牌均可適用。
但目前軟體缺乏,在圖書館及教育上之應用仍有限。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