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藏要覽計畫(美國)】 NorthAmericanCollectionsInventoryProject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全國館藏要覽計畫」(NationalCollectionsInventoryProject)是由美國研究圖書館組織(ResearchLibrariesGroup)和研究圖書館協會(AssociationofResearchLibraries)合作,於1983年開始進行的一項合作館藏發展的計畫。
後因加拿大的加入,改名為「北美館藏要覽計畫」(NorthAmericanCollectionsInventoryProject,簡稱NCIP)。
「北美館藏要覽計畫」的目的有3:(一)發展研究圖書館的線上館藏要覽;
(二)加強全國研究性館藏的合作管理;
(三)協助圖書館合作維持研究資源的責任分配。
此計畫的進行分為3個階段,各階段都有不同的單位予以贊助,其實施過程如下:(一)第一階段:1983年7月至12月由美國圖書館資源委員會(CouncilonLibraryResources)贊助,此階段主要任務為:1.發展詳細的技術及處理手冊。
2.設計給書目專家使用的訓練計畫及其他資源。
(二)第二階段:1984年1月至12月由EillyEndowment贊助,此階段的主要任務為:1.在三個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的會員圖書館中進行手冊的實地測試。
2.實地試用訓練教材。
3.依據經驗修改本計畫所使用的資料。
(三)第三階段:1985年7月至1988年7月由AndrewW.MellonFoundation贊助,其主要任務為:1.挑選15名館藏發展館員加以訓練,作為北美館藏要覽計畫的顧問。
2.設立一個館藏綱要資料的分發中心。
3.推廣北美館藏要覽計畫的資料,供作合作計畫的使用。
在實施的過程中,「北美館藏要覽計畫」特別重視人員的訓練,以使參與計畫的圖書館及館員對館藏綱要皆有共識。
此外,並發展「輔助指引」(SupplementaryGuidelines)及「查證研究」(VerificationStudies)兩項工具,使各館對於館藏綱要的描述有所依循,在做法上亦能取得一致。
此計畫希望能了解北美主要研究圖書館之館藏性質、範圍和類型,並以這些資訊為基礎,建立全國、州、地區各層級的合作計畫。
由於此計畫應用之館藏綱要本身未盡完善,以及評估的方法與標準之適當性等問題,「北美館藏要覽計畫」是否能達成其目的,尚未有定論。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