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偽書考〕】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古今偽書考〕,清姚際恆撰。
姚際恆,字立方,一字首源,安徽桐城人,浙江仁和籍。
清世祖順治4年(1647)生,卒年不詳。
諸生,少折節讀書,泛濫百家。
既而盡棄詞章之學,專事於經。
所居海峰閣西窗面湖,儲藏古籍善本及書畫金石甚富,鑒賞每不爽分寸。
時太原閻若璩力辨晚出古文之偽,際恆持論不謀而合。
蕭山毛奇齡作〔冤詞〕攻若璩之說,奇齡故善際恆,因數與爭論,際恆守所見迄不為下。
奇齡嘗作〔山陰何氏記〕,若際可見之曰:「何氏藏書有幾,不及立方腹笥耳。」
其為時所推如此。
除恆年50曰:「向平婚嫁畢而遊五嶽,予婚嫁畢而注九經。」
遂屏絕人事,閱14年而書成,名曰〔九經通論〕。
惜遺稿散佚,止〔尚書通論辨偽例〕10卷,見朱彝尊〔經義考〕,其考駁偽古文當不在若璩之下。
〔詩經通論〕數稱於方玉潤〔詩經原始〕,專主廢序,尤為言人所不敢言。
餘則杭大宗〔讀禮記集說〕間引其〔禮經通論〕,他皆不可問矣。
又著〔庸言錄〕若干卷,雜論經史理學諸子,末附〔古今偽書考〕,持論謹嚴,足以破惑,學者稱之。
此外,尚有〔好古堂書目〕4卷,〔書畫記〕2卷收入叢書中。
所著〔庸言錄〕今已失傳,末附〔古今偽書考〕尚存。
自序言著作旨趣及取捨標準云:造偽書者,古今代出其人,故偽書滋多于世,學者于此真偽莫辨,而尚可謂之讀書乎,是必取而明辨之,此讀書第一義也。
予輒不自量,以世所傳偽書,分經史子三類考證于後。
明宋景濂有〔諸子辨〕,予合經史子而辨之,凡今世不傳者,與夫瑣細無多者,皆不錄焉。
其有前人辨論精確者,悉載于前,以見非予之私說云。
四部有集,集者別集,人難以偽,古集間有一二附益偽撰,不足稱數,故不乏及,子類中二氏之書,亦不及焉。
是書分經史子3類,共70種。
又有真書間以偽者,凡8;
有本非偽書,而後人妄託其名者,凡6;
有兩人共定一書,無從識其主名者,凡3;
有未足定著書之人者,凡4。
而近代不傳,與夫瑣細無裨之書,並弗錄。
其前人辨論精確可取,悉載於前,以期徵信,而非逞臆,務使千百年來疑案昭昭然判黑白焉。
大抵際恆著書,力求創獲,雖至驚世駭俗,在所不顧。
然祖歐陽修、趙汝楳之說,以〔周易十翼〕為偽書;
本同時顏元之論,謂周程張朱皆出於禪,未免好為異論。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