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0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書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5 15:52: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書刻〕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古今書刻〕,明周弘祖撰。

 

為記錄有明一代官府刻書的目錄,包括明代中央機關和地方政府的刻書目錄與當時見存的石刻目錄。

 

全書分上下2編,上編列載刻書目錄,下編列載石刻目錄,前後無序跋,後代傅本有清光緒30年(1904)葉德輝重刊序。

 

〔明史藝文志〕及各家藏書目均不著錄此書,〔四庫未收書目〕也無著錄,葉氏重刊序中認為是傳本太少之故。

 

同弘祖為湖廣麻城人,明嘉靖38年(1559)進士,曾任吉安推官,生平見於〔明史本傳〕,由此推知,本書記載的目錄,應為嘉靖時期的出版品。

 

該書主要是將明代中央政府各機關及地方各省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與各府等,分層羅列的書目。

 

中央機關依序為:內府、禮部、兵部、工部、都察院、國子監(指北監)、欽天監、太醫院、隆福寺,南京國子監、南京提學察院等11個部門,地方政府為兩京13布政使司,兩京下設有26府,布政使司下有按察使司及130餘府,從該書目可大略得知明代中央及地方政府刻書與石刻的概況。

 

由於該書無序跋與凡例,後人難以了解作者的編輯宗旨、動機與目的及作者編輯的方法與原則,茲分別就上下2編歸納出幾項特點,以便對該書進一步認識。

 

(一)上編--刻書目錄1.所列書目僅記書名,不著錄卷數、頁數及刊印年代。

 

2.兩個重要刻書處,也許是因刻書數量較多,而將書目分類列出,一處是南京國子監刻書,分為7類;

 

另一處是福建建寧府書坊刻書,分為10類。

 

而在各府所列書目中,僅建寧府獨列出私人刊印的書坊刻書目錄,當是因明代繁盛的刻書業集中於此之故。

 

除上述二處外,其餘書目皆不分類著錄。

 

3.從所列書名統計,可得知中央機關刻書有447種,兩宗與13布政使司刻書有750種,按察使司有75種,各府有842種,以上為明嘉靖時期的統計,難免有些或散佚、或明代後期刊印而末著錄的,所以明代官府刻書數量應不止於此,不過從此一概括性的書目來看,已可想見明代官府刻書的盛況。

 

4.所列明代嘉靖時官刻目錄,仍有缺漏或不足之處,如中央機關還有秘書監、詹事府、史局、大理寺等機關刻書,該書未著錄。

 

地方各級政府,則分巡道和川、縣級以下不著錄,各地儒學、書院及親王藩府、郡王府等刻書,亦不包括其中。

 

(二)下編--石刻目錄1.所列石刻附碑刻的名稱外,其下多有小字註解,說明該碑石刻於何時,或出於那位名家所書,或為何而刻,以及座落的方位等資料。

 

2.該目錄所列包括兩宗及13布政使司,下至各府、各州等地,縣級以下不著錄。

 

3.從該目錄可看出我國歷代石刻至明代時保存的情形,例如記錄了北京國子監保存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文;

 

山東濟南府、登州府分別有秦始皇立的〔秦碑〕、〔之罘山石刻〕;

 

陝西西安府的〔開成石經〕等等,還有許多漢代石刻,唐宋碑刻與明朝當代石刻,以及許名書法家的碑碣,皆有詳細著錄。

 

4.該目錄可稱是我國最早記錄當代全域石刻見存的目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00:41 , Processed in 0.1093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