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書目的書目]】 [WorldBibliographyofBibliographies]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世界書目的書目]由貝斯特曼(TheodoreBesterman)負責編撰。
1939-1940年出第1版,1947-1949年出第2版,1955-1956年出第3版,1965-1966年出第4版,第4版大加增修,全套書共分成5巨冊,由紐澤西羅門與小野公司(RowmanandLittlefield)出版。
其蒐錄117,000冊以上之書目資料,分列於16,000個標目或副標目之下,採用參見以利檢索,其編排特別用心,從其字版字形繁多可見一般。
編者於「緒論」中對於系統性書目的起源做一詳細的介紹,並對幾種書目的書目編製體例做短評,分析其利弊。
編者強調其所蒐錄的已出版之書目僅限於單獨出版的書目,不包括附錄於書籍或期刊之書目。
其將書目定義為「根據一些固定原則編排的書單」,特別是專門圖書館的書目或特藏書目,而非籠統性一般圖書館的綜合書目。
該工具書蒐羅圖書、小冊子、單面印刷大張書單、期刊等各式各樣排印的書目,其範圍還包含樂譜、地圖。
平面設計圖等類系統編製之書目。
其書目種類約可分為下列數種:(1)手稿書目:包含信件、文獻、證書、文稿等之檔案紀錄;
(2)註解摘要或書目;
(3)專利發明摘要;
(4)專題書目:特別是專門圖書館及一般圖書館中特殊館藏之目錄。
但下列資料則不列入:(1)出版商或商業圖書目錄;
(2)藝術品目錄;
(3)一般性圖書館目錄;
(4)一般性手冊。
所蒐錄之書目盡可能完備,朝世界性書目發展,但仍侷限於西方各國,對於東方語言之書目則不予列入,除非其具備西方語言文字之書名頁。
該書以完備自豪,尤其是編者自信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以前之書目掌握99%以上,而1914年以後之書目僅及97%。
就整體編排體例而言,其主要依主題排列,末附著者索引。
主題下各款目依出版年代排序,如一書多冊不同時期出版,則以第1冊之出版年為準。
每一款目包含之基本資料為著者、題名、出版者、出版地、出版年、頁數、所蒐錄之款目數量(用方括弧註明)。
部分書目有註解,補充說明該書目之題名錯誤、正刊行中、已絕版、版本情況、印刷情況、稽核說明、任何其他補編方式等資訊,提供讀者更完整的書目資料。
該書目為各國國家圖書館及大學圖書館必備之參考工具。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