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從架構】 CLIENT/SERVER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在區域網路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中,一組物件向另一組無關的物件索取服務項目,稱為CLIENT(國內翻譯成用戶或依賴者),CLIENT不需要了解另一組件的細節,只是需求服務。
另一方面,在區域網路裡設有一個節點(NODE),專供網路上其他各節點呼叫使用,稱為SERVER(伺服器),伺服器產品如以應用功能區介,主要可分為計算伺服器、檔案伺服器、列印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及其他伺服器(如圖形伺服器、通訊伺服器和傳真伺服器等)。
它的用意是把價位較高的設備,提供給區域網路上數個節點使用,以節省經費。
因此,在區域網路設備上往往設有主從架構關係,依據伺服器(SERVER)及用戶(CLIENT)原本具有的功能,寫成足以發揮它們功效的軟體,並把應用程式分成兩部分--用戶的前端及伺服器的後端。
用戶本身就是一組個人電腦,具有自己的能力,足以獨立執行軟體,稱為主架構;
伺服器則是另一組個人電腦、迷你電腦或者是大型電腦,以分時方式支援用戶、資料管理、資訊共享、網路管理、安全系統等,稱為從架構。
雖然伺服器當作後端送資料給前端的工作站,但是它們各有各的計算工作能力,能增加生產力,減少網路的負擔。
在區域網路上,此種主從架構的優點即在於讓用戶和伺服器能共同完成工作,以增加硬體的功能和效益。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