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標準情報中心】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中國標準情報中心的前身是1963年成立的中國標準化綜合研究所標準館。
其宗旨是:以質量為中心,標準計量為基礎,廣泛開發技術監督信息資源,為各項技術監督工作的需要,為科研、生產、進出口貿易,國民經濟建設和技術進步,提供迅速、準確、全面的信息和文獻服務。
該中心的主要任務是:(一)收集和收藏國內外各種載體的標準、計量、質量情報及文獻,進行編目、加工、報導、交流、傳遞和提供服務。
(二)建設標準、計量、質量文獻數據庫,運用先進的技術和方法,面向全國開展聯機檢索服務。
(三)進行技術監督情報研究,對國內外用戶提供情報信息和諮詢服務。
(四)編輯出版有關技術監督情報書刊及文獻資料。
(五)承擔文獻標準化工作,培訓技術監督情報人員。
該中心下設的業務部門有:(一)標準館:目前共收藏有61個國家,70多個國際和區域性組織及450多個國外專業學(協)會的標準文獻約360,000件,國外標準化期刊160餘種,標準化專著6,000餘冊;
(二)文獻館:收藏有計量文獻60,000餘冊,中外文計量期刊500種,每年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讀者30,000餘人次,答覆用戶諮詢信函數千件,複印各種文獻數十萬件。
文獻的利用率居其它科技文獻之首,平均達30%;
(三)文獻加工部和信息技術部:在德國政府援助下,這兩個部採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對各類標準文獻加工處理,進行檢索數據庫建設,先後建成GB,IEC,ISO,BS,DIN,ANSI,JIS,NF,GOST等重要標準文獻的檢索數據庫;
(四)情報研究室:主要承擔有關部門所需要的國內外技術監督發展情報,綜合性課題,以及標準化、計量、質量監督、質量管理等專業情報工作研究和專題情報應用研究。
(五)國內期刊編輯室:編輯出版[世界標準信息]、[計量測試技術文摘]、[計量技術]、[國外計量]等期刊,以及[技術監督參考]和[技術監督快報]等資料。
(六)情報服務部:目前開展的服務項目有:國內外標準文獻的諮詢檢索,利用計算機可檢索GB及國外8大標準的中西文數據庫;
通過PERINOM光盤可檢索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國家及專業標準信息;
通過IHS磁帶數據庫可檢索美國、加拿大等15個國家及250多個專業學(協)會的標準信息;
提供上述國內外標準文獻數據庫產品--數據、卡片、清單等。
此外,尚提供以下的服務:標準情報的專題服務,函索服務及快件服務;
國外標準文獻資料的代譯服務;
標準、計量、質量情報的專題及技術諮詢;
有關標準、計量、質量情報資料、圖書的出版發行;
文獻加工,數據庫建設技術及情報知識用戶培訓;
以及承接國外用戶所需中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計量規程的文獻目錄的代購代譯、提供有關技術諮詢服務。
1979年,中國標準情報中心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情報委員會(INFCO),成為ISO情報網(ISONET)的成員。
現在已和46個國家及國際機構建立了資料交換關係。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