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圖書館學會(臺灣)】 LibraryAssociationofChina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學會之設,旨在傳揚各該學會研究成果,聯絡會員,俾彼此得以交換工作經驗及心得,達成本會組成目的。
中國圖書館工作同仁有鑒於圖書館學術有組成團體之必要,爰於民國11年(1922)邀集圖書館界有志仁士於濟南召開圖書館教育會議。
第二屆年會在北京清華學校舉行,其中決議有「組織各地圖書館協會」一條,最引人注意。
13年及14年例開年會,對圖書館之設置、經費、教育等項目重要問題皆有熱烈討論。
14年北方圖書館界在北京籌備成立全國協會。
同年上海方面亦有全國圖書館協會之發起。
北京與上海兩地圖書館於當年在北京舉行成立協會,發表宣言及會章,定名為中華圖書館協會,下設圖書館教育委員會、分類委員會、編目委員會、索引委員會、出版委員會、及年會等。
18年在南京舉行年會,正式成立,為全國學術團體在首都首先成立之組織。
第二次年會在北平清華大學召開,第三次於25年在青島舉行。
第四次年會時值抗戰軍興,遂隨政府西遷重慶,倉卒舉行。
抗戰期間工作事項著重於西南及西北各省圖書館之服務。
第五次年會於31年在重慶舉行。
總結30餘年中國圖書館協會在專業化、標準化及技術化三方面已有長足進步。
民國38年政府播遷來臺,一切教育措施亟待整頓,圖書館界工作同仁旋於42年11月12日在臺北市正式成立中國圖書館學會。
該會設立宗旨首在研究圖書館學術,促進圖書館事業之合作發展,並兼及參與國際性專業組織。
其中成果較著者為辦理暑期圖書館工作同仁講習會。
30餘年來已訓練在職圖書館工作同仁凡5,000餘人。
學會此項訓練計畫有助於各級圖書館之服務。
現在進入資訊時代,圖書館自動化之重要性不言而喻。
學會分類編目委員會與國立中央圖書館合作,重新釐訂切合時代所需之中文編目規則,以配合機讀編目之實行。
學會參加之國際性專業組織以國際圖書館協會聯盟(IFLA),國際文獻處理聯盟(FID)為主,另如美國圖書館學會(ALA)、美國資訊科學學會(ASIS)與專門圖書館學會(SLA)等。
各級學校圖書館現均大力發展業務,尤以大專圖書館最為師生所樂於利用。
至於兒童圖書館亦廣予設立,使兒童自幼即養成喜好讀書習慣,故兒童圖書館之設,必將有助於兒童心靈之養成,日後長大,自可品學兼優,有益國家社會。
學會亦設有大專及學校圖書館委員會,籌畫各級學校業務及服務。
截至1995年為止,中國圖書館學會共有個人會員1,596人,學生會員117人,團體會員424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