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圖書情報學研究所】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是中國科學院所屬綜合性文獻情報機構,又名中國科學院圖書館。
該中心從1986年起有圖書館學和科技情報兩種碩士學位授予權;
從1993年底起成為具有圖書館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到目前(1994)為止,已培養碩士研究生28人,該中心現有研究生指導教師21人,其中研究館員、研究員18人、副研究館員3人。
現任中心主任為史鑑研究館員。
(一)博士研究生教學目標培養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道德修養,掌握圖書館學情報學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掌握二門以上的外國語,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專門業務上做出創造性成績,具備組織、指導科學研究工作或專門業務工作能力的高級人才。
(二)碩士研究生教學目標培養熱愛祖國,遵紀守法,道德高尚,掌握系統而堅實的圖書館學、情報學基礎理論及研究方法;
掌握一門外國語,能夠獨立進行和主持某一業務領域的實際工作,具備較高研究能力,能夠承擔有關研究課題的高級專門人才。
(三)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分基礎理論研究(文獻資源建設與發展研究)及比較圖書館學研究。
(四)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分圖書館學專業:科技文獻資源研究,科技文獻檢索,情報檢索語言、書目網絡系統建設,文獻信息系統管理,文獻信息開發與服務,計算機網絡下的書目控制,網路環境下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信息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及文獻工作標準化等;
科技情報專業:信息諮詢,科技情報分析研究,科技政策與科研管理,生物工程文獻研究,物理學情報源的開發與利用,數學數據庫與數學文獻分析,文獻計量學以及計算機文獻檢索。
(五)入學要求根據考生入學考試的成績,結合其品德表現、業務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決定其是否具有入學資格。
(六)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必修課:學位英語(4學分);
自然辯證法(2學分);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2學分);
標準化概論(4學分);
文獻資源建設(4學分);
系統科學方法論(3學分);
圖書情報工作概論(3學分);
聯機書目網絡概論(3學分);
圖書分類學(4學分);
主題法的理論與實踐(3學分);
文獻計量學教程(3學分);
程序設計方法學(4學分);
數據庫設計(3學分);
軟件工程和發展(3學分);
環境科學導論(2學分);
文獻情報服務導論(4學分);
自然科學史(4學分);
科技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4學分);
科技文獻學(3學分);
科技文獻情報源(4學分);
藏書建設(4學分);
國內文獻編目標準化(3學分);
文獻交流與利用(4學分);
圖書館與情報工作發展史(4學分)。
選修課:DBASE3數據庫系統(2學分);
C程序設計語言(2學分);
微機系統分析及開發(2學分);
分布式計算機系統(2學分);
面向對像的程序設計(2學分);
編譯程序高級教程(4學分);
物理學進展(2學分);
電子學進展(1學分);
科學哲學(3學分);
技術經濟學(3學分);
決策學(3學分);
數理邏輯(4學分);
線性代數(4學分);
國際科技與經濟合作(2學分)。
(七)畢業要求(1)修業年限為兩年半;
(2)應修畢30個學分;
(3)畢業論文。
(八)學位授予碩士研究生按規定完成畢業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後及時提出答辯申請,碩士論文答辯委員會由3至5人組成,成員一般為副教授、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其中應有外單位專家。
答辯委員會主席必須由副教授、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擔任。
論文答辯委員會審查答辯資格、碩士論文、組織答辯並對是否建議准予畢業和授予碩士學位作出決議。
最後由學位評定委員會對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提請授予碩士學位的決議,作出是否批准的決定。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