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錄學史]】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中國目錄學史],姚名達著,1938年商務印書館初版、1957年重版、1984年上海書店重印。
該書一反一般歷史書籍按年編撰的傳統,分敘論、溯源、分類、體質、校讎、史志、宗教目錄、專科目錄、特種目錄、結論等篇,按專題直述古今,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概述中國目錄學史的發展,所收資料極為豐富。
除此之外,還在「結論篇」中總結評論了中國古代現代目錄學,並對將來目錄學的發展提出希望。
他認為「我國古代目錄學之最大特色為重分類而輕編目,有解題而無引得。
分類之綱目始終不能超出[七略]與[七錄]之矩矱。」
而現代目錄學「則古代之缺點未及盡祛,而其優點且喪失矣。
廢書本而用活頁,此體式之異也。
廢四部而用七進,此分類之異也。
循號碼以索書,此編目之異也。
而不校異同多寡,不辯真偽是非,刪解題之敘錄,而古錄之優點盡矣。」
「現代目錄之稍進於古錄者,唯在索書號碼之便利,專科目錄之分途發展耳。」
對將來目錄學的希望是「愈分而愈細」,主張分類「依事物而標題」,編目「精撰解題」。
提倡排架目錄與索書目錄分開,排架依分類而索書依主題。
希望加強目錄工作統一管理,使「治書之業,尋書之法、易學易做。
然後目錄學成為最通俗之常識,人人得而用之。」
這樣就使得該書不僅是史料豐富的歷史著作,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
誠如王重民所說:「在過去幾十年內,關於中國目錄學史的專著和論文不下二、三十種,不論在採輯資料方面,或在編寫內容方面,都應以姚先生這部著作為最好。」
該書1957年重版時,增加王重民所作「後記」一篇,文中除對原著給予公允的評價外,還對若干問題作了修正和補充說明。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