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洙(997-1057)】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王洙是宋代著名的藏書家。
洙字原叔,應天宋城(即今江蘇南京)人。
少聰悟博學,記問過人。
初舉進士,罷。
再舉中甲科,補舒城縣尉。
後調富川縣主簿。
晏殊留守南京,待之甚厚,薦為府學教授。
召為國子監說書,改直講。
校[史記]、[漢書],擢史館檢討、同知太常禮院,為天章閣侍講。
累遷太常博士、同管勾國子監。
預修[崇文總目]成,遷尚書工部員外郎。
修[國朝會要],加直龍圖閣,權同判太常寺。
後黜知濠州,徙知襄、徐、亳三州。
復為天章閣侍講、史館檢討。
宋仁宗將祭明堂,詔還洙太常,再遷兵部員外郎,命撰[大饗明堂記]。
除史館修撰,遷知制誥。
至和元年9月,為翰林學士。
3年以兄子王堯臣參知政事,改侍讀學士兼侍講學士。
嘉祐2年9月卒,年61,論號文。
洙汎覽博記,至圖緯、方技、陰陽、五行、算數、音律、訓詁、篆隸之學,無所不通。
預修[集韻]、[祖宗故事]、[三朝經武聖略]、[鄉兵制度]。
並撰[易傳]10卷,雜文千有餘篇。
子欽臣,字仲至,清亮有志操,平生為文至多,所交盡名士,性嗜古,藏書數萬卷,手自讎正,世稱善本。
父子二人均編有藏書目錄流傳於當世,今已失傳,書名未詳。
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四]云:「王洙原叔內翰嘗云:『作書冊粘葉為上,久脫爛,苟不逸去,尋其次第,足可抄錄,屢得逸書,以此獲全。
若縫繢歲久斷絕,即難次序,初得董氏繁露數冊,錯亂顛倒,伏讀歲餘,尋繹綴次,方稍完復,乃縫繢之弊也。
嘗與宋宣獻談之,公悉令家所錄者作粘法。
』予嘗見舊三館黃本書及白本書,皆作粘葉,上下欄界皆界出於紙葉後,在高郵借孫莘老家書,亦作此法,又見錢穆父所蓄亦如是,多只用白紙作標,硬黃紙作狹簽子,蓋前輩多用此法。
予性喜傳書,他日得奇書,不復作縫繢也。」
此段記載說明王洙作書冊皆作粘葉,不用縫繢,蓋縫繢歲久斷絕,即難次序,不若粘葉日久尋其次第,仍可抄錄。
此亦宋人維護圖書的方法。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