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2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品文】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5 14:02: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小品文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小品文,文體名。

 

小品一詞,原指佛教經典節本而言。

 

〔世說新語.文學第4〕有「殷中軍讀小品」一則云:「有北來道人與林公相遇於瓦官寺,共講小品。」

 

劉孝標注云:「釋氏辨空經有詳者焉,有略者焉。

 

詳者為大品,略者為小品。」

 

故佛經有兩種本子,一種是全本,一種是節本,全本稱為大品,節本就叫做小品。

 

南北朝時,鳩摩羅什翻譯〔摩訶般經〕,節本稱之為〔小品般若經〕。

 

演變至後代,遂指文體而言,尤專指篇幅短小的雜記,包括隨筆、雜感等。

 

其形式活潑多樣,融敘事、說理、抒情於一體,夾敘夾議,深入淺出,簡煉生動。

 

六朝小品多以寫景抒情的山水小品、抒情小品為主;

 

晚唐的皮日休、陸龜蒙、羅隱等,擅長於諷刺小品;

 

至晚明,小品更為盛行,尤以抒寫性靈的記游小品和寫物記事的雜感小品最為出色,著名的作家有歸有光、袁宏道、張岱等。

 

小品在中國文學史形成一特殊的文體。

 

然陳萬益於〔蘇東坡與晚明小品〕一文云:「民國以後有『小品文』之稱,並且用以指稱晚明此類作品,實際上,晚明人使用『小品』一詞,卻從未見有用『小品文』者,更何況現代『小品文』受外來影響很大。」

 

將小品與小品文的詞義及來源,作一區分,但是,現在已將二者混為一談。

 

民國以後,小品文盛極一時,報紙副刊紛紛開闢專欄,當時,對小品文的範圍,看法不盡相同,有的仍指包含各種體式的文學散文,有的側重於夾敘夾議的雜感隨筆,還有偏重於抒情散文或速寫之類的敘事散文,其特點是言近旨遠,講究情趣,並具有幽默感和諷刺意味。

 

近年來,小品文已較少使用,而小品一詞,仍廣泛應用於文章之中,如諷刺小品、科學小品、歷史小品、時事小品等等,僅指篇幅短小而言,無更多的含義。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06:38 , Processed in 0.07812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