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63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類比推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5 02:14: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類比推理

 

AnalogicalReasoning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類比推理是利用事物或事物間之關係相似或相同的地方,進行推理。

 

常見形式如:「訴訟人之於律師有如病人之於醫生。」

 

(A之於B有如C之於D)。

 

另外,如果已知甲、乙兩種情境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若又知甲具有某一特性,則由此推論乙可能也具有此種特性的推理方式,亦是歸納推理。

 

比如,由種種證據可知火星與地球相似,地球有生物,所以火星可能也有生物。

 

類比推理與演繹歸納同為推理中之一形式,有時則被併入歸納推理中,但歸納推理是由特殊以達普遍,類比推理則為由特殊以達特殊。

 

在能力測驗中,類比推理亦為其中主要的測試項目。

 

類比推理常見於運用解答某個問題的流程,來解答另一題目。

 

有研究發現,在兒童時期,通常是利用相關聯(如硬的/石頭)或相似(硬的/固體)的關係,來提供解答,然後才漸次發展為類比推理;

 

但也有研究主張,只要兒童能深入了解存在的關係,且有人給予暗示,兒童就能進行類比推理。

 

根據對類比推理能力的認知分析,受試者在回答類比推理題時,需運用下列過程:辨識名詞、歸納出名詞間的關係、運用所歸納出的關係來找出可能答、及選填正確答案。

 

受試者在歸納和運用關係兩步驟中的個別差異,與智力測驗結果有關;

 

而受試者對各種可能關係的認識,則與其歸納出名詞間關係的能力有關,因此,會影響愛試者的類比推理測試成績。

 

有時為了增進學生的推理能力,會對學生加以訓練,利用一些策略,如練習,來增進學生的類比推理能力。

 

回溯教學法的歷史,可以發現自古代希臘的文法研習課程中,就開始運用類比推理的教學策略,讓學生由練習尋找相似點和各個字的運用模式中,加強其了解。

 

在科學教學中,類比推理能力的培養亦極受重視,因在科學探究活動過程中,常用類比推理的方式來建立模型。

 

如原子模型的發展過程,就是依據各時期的研究證據,而由葡萄乾麵包模型(CurrantBunModel),至太陽系模型(PlanetaryModel),再演變為波動模型(WaveModel)。

 

又如達爾文(CharlesRobertDarwin,1809~1882)以馬爾薩斯(ThomasRobertMalthus,1766~1834)的人口增加原則來推論自然界中動植物的生長關係,就是採用類比推理。

 

類比是促成概念改變的教學策略之一,但在運用時必須先確定學生了解所用的類比,並能懂得待了解概念與類比物間的對應關係。

 

在科學教學中,許多抽象難懂或實體過大、過小,不容易讓學習者經由講演、操作實物、或觀察等方式進行學習的概念,通常可運用類比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例如化學中的莫耳(mole)概念,可以用一打、一個球隊等概念來作為類比;

 

水流則為電流常用的類比。

 

有研究結果顯示,類比教學策略會與學習者的邏輯思考能力產生交互作用,故在運用類比時應多加注意。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4 02:3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