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鞦韆】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鞦韆是利用繩索將人擺動於空中的一種遊戲,為中國古代流傳至後世的民俗運動之一,亦稱為秋千。
〔荊楚歲時記〕曾記載:春季時將長繩懸掛於高木,士女坐其上推引使之擺盪,稱為打秋千。
〔古今藝術圖〕指出:鞦韆原本是北方山戎的一項遊戲,在齊桓公討伐山戎時傳入中國,漢朝時期本是用來祝人長壽的詞語,唐高無際〔漢武帝後庭鞦韆賦〕中所載,漢武帝時候有用以祈求千秋之壽的意思,因此後宮常有以鞦韆為樂的遊戲。
據〔開元遺事〕所記:天寶之時,宮中每到寒食節,即有宮嬪競豎秋千的活動。
唐代民間將這種運動稱它為半仙之戲。
後來,一般民間婦女在寒食、清明時候也有打鞦韆玩樂的舉動,此後逐漸成為一種流傳的風俗。
這項遊戲的玩法是在樹幹、木架或鐵架上懸掛二條繩索,再於繩下端繫住一塊橫板,使人能夠坐在橫板上。
活動時需手握於繩,利用身體控制或同伴推動,使其前後擺振。
現今在學校或公園大多屬這類玩法。
鞦韆最早的起源,至今已不可考,有人認為,係古代人類在深山樹林中,利用懸掛在樹上的藤條之類植物,以做為跳躍遷移的支撐而創造出來。
在中國大陸的少數民族和臺灣地區的原住民中,各部落也有許多有關鞦韆的傳說,但由於各地民風不同,說法不一,為這項民俗運動憑添了更多風采。
除上述玩法之外,也有如風車般的車鞦,是像木製的車輪般以垂直方向轉動,輪上有對稱的座位,或二、四、八不等,人坐在上面隨著輪子轉動而升降。
另有邊跑邊懸垂在竿上的磨鞦,除了可以水平旋轉,也可有上下升降的功能。
轉子鞦則是利用馬車輪、車軸結合鞦韆的玩法,車軸兩端掛上輪子,一輪固定在地面,一輪朝上,並繫上一根橫木,木端懸掛繩索即成轉子鞦。
空中轉輪般的鞦韆是將轉子鞦加以放大,為一大型的活動,玩的人隨著轉輪的轉動而擺上空中,轉動愈快,升得愈高,極富刺激。
在〔東京夢華錄〕中,曾記載著宋代有水秋千的活動,這是鞦韆和跳水運動的結合。
在臺灣有高空盪秋千的比賽,以高度決勝負,嘉義玄天上帝廟的活動即以此聞名。
鞦韆活動不論從古到今,在兒童的遊戲當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一項不論成人與小孩均可從事的運動。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