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中心(德國)】 BeruflichesSchulzentrum(German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德國職業學校中心是將若干原來應該是獨立的職業學校設在一起而成立的一個總體。
其特徵是集中設立各種門類職業科目,集結不同職業性質的學校,但卻集中使用教學工場(LehrwerksSälte)、示範工場(Demonstration)、練習工廠(Übungsstätten)或練習辦公廳(Übungsbüro)。
職業學校中心結業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資格和不同的職業門類。
設立職業學校中心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學校管理經濟原則,他們可以利用共同的行政管理部門,使用技術設備,如媒體中心(Mediothek)、社會福利與娛樂場所、學生餐廳、休息室;
其次是課程改革上的需要,在集中情況下更容易安排理想的課程架構;
最後考慮到社會學上進行共同學習與生活的需要。
德國在一九六○年代特別重視學校管理合理化的要求,特別在大城市如柏林,和面積較大的邦如黑森和巴符邦都設法設立學校中心和職業學校中心。
這種學校中心多設立在交通便利、工業集中、商業發達或機構林立的地區,不但便利學生轉學的需要,也可以集中各種教師人才作更專門的教學,並且促進彼此之間的合作,以及課程的專門化。
這種職業學校中心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到了一九八○年代,由於學生人數減少便發現其缺點,社會人士認為這種計畫過分龐大得使學校中心變成像工廠一樣的機構(Schulfabriken),學生在複雜的校園環境中失去了自我意識而感到孤單,而且這種制度也影響了雙軌制的職業教育傳統,頗受批評。
這些批評雖然在有些地方是正確的,但是一般說起來,職業學校中心對教材內容的變遷,以及學生人數的變動,較能作有彈性的適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