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0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炒菜時,先糖後鹽助提鮮,熱鍋涼油保住營養】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6-3 15:29: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炒菜時,先糖後鹽助提鮮,熱鍋涼油保住營養

 

一般主婦做肉菜時為了顏色好看,經常先要炒點糖色,比如紅燒肉、紅燒排骨等。

 

這是因為糖經過加熱發生焦糖化反應,產生了漂亮的深紅色。

 

肉類含有的蛋白質,在高溫下會和糖發生一系列複雜的反應,這些反應會給菜肴帶來誘人的香氣。

 

糖的甜味和鹽的鹹味結合,還可以促進菜肴的鮮味,讓燉肉更加香醇濃鮮,並起到解膩的作用﹔

 

糖醋類菜肴中糖和醋混合,可產生一種類似水果的酸甜味,十分開胃可口。

 

做菜放糖的順序和時間也是有講究。

 

炒菜應該先放糖後加鹽。

 

雖然糖和鹽都有“脫水”作用,但糖的作用比食鹽小得多,所以糖可以先放。

 

但是,放糖也不可過早,否則會出現黏鍋糊底現象,顏色也變得灰暗。

 

有經驗的廚師在烹制燒燜類的菜肴時,都是兩次放糖。

 

第一次加少許糖,讓調味品充分滲入原料﹔

 

第二次加糖使滷汁稠濃,色澤美觀。

 

不是所有的菜都適合加糖,對於自身風味清淡的蔬菜如西蘭花、荷蘭豆等,糖的厚重味道會掩蓋這些菜的清香,用少量的油鹽清炒更好。

 

另外,許多人炒菜都是這樣的步驟,鍋裡倒上油,等油燒到微微冒煙時再下菜。

 

但是這樣炒菜不僅油煙多、容易糊鍋,更損失了不少營養,甚至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我們不妨試試熱鍋涼油的炒菜方法,不但不會糊鍋,還能很好地保存營養。

 

我們炒菜用的植物油,不光是加熱增香的主要介質,也不僅僅增加脂肪“讓人發胖”,它也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

 

植物油中最寶貴的營養素就是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

 

大量研究証實,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黏度,保護心血管,增強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而維生素E是著名的抗氧化維生素,它對抵抗衰老,潤澤肌膚等都有益處。

 

當油溫低於180攝氏度的時候,油中的營養物質是不會損失的。

可一旦超過180攝氏度,一系列變化就發生了:

 

首先是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被破壞,同時,維生素E為了保護不飽和脂肪酸,也犧牲自己被氧化殆盡。

 

當溫度繼續升高時,油鍋開始冒出大量的煙霧,並且可以聞到刺鼻的怪味,這種怪味氣體就是有毒的丙烯醛,能引起腹瀉、嘔吐、頭暈等症狀。

 

更可怕的是,過高的溫度下不飽和脂肪酸也會發生聚合反應,生成多種有毒的裂解產物、聚合產物和環化產物。

 

炒菜的溫度高不僅會損害油脂的營養,還對烹調原料也有影響。

 

蛋白質在加熱到200攝氏度以上時會產生雜環胺類致癌物,而脂肪在300攝氏度時會產生多環芳烴類致癌物,比如臭名昭著的苯並芘。蔬菜裡的維生素C也會大量損失。

 

所以,熱鍋涼油炒菜,是保住營養的最好方法。

 

為防止乾燒鍋,可先在鍋裡倒入少許油燒至八九成熱,將油倒出。

 

然後再放入適量涼油,即可炒菜。


 
引用:
http://tw.myblog.yahoo.com/jw!Ofkho3aFERiDxtlGAyzsPg--/article?mid=87056

評分

參與人數 1財富 +3000 銀幣 +1 收起 理由
武曲 很不錯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7-30 00:06 , Processed in 0.083979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