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眼中的地球:一組神秘而壯觀的奇景照片】
一顆日本衛星拍攝到的這張照片,是一座距阿布扎比(Abu Dhabi)西北約25海裏,波斯灣(Persian Gulf)中的半人造小島。
圖片來源: ALOS/ESA
澳大利亞的Eyre湖是世界第五大內陸湖,它的流域面積從澳大利亞北部行政區(Northern Territory)到南部延伸達120萬平方公里。
圖片來源: Landsat/NASA
圖片中雲的形態有點像物體劃過水面時留下的V形尾跡。
俄羅斯千島群島(Kuril Islands)馬圖阿島(Matua Island)(留 園網編輯圖片來源: MODIS/NASA)
國際空間站(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拍攝到了這張Sarychev火山在6月12日爆發時的高細節太空照片。
圖片來源: ISS/NASA
在2007-08農作物生長季節持續影響伊拉克的破壞性乾旱持續到了2009年。
這張照片反映出4月份整個地區的農作物生長情況。
這張抓拍於6月11日的照片顯示出一種叫做“內波”的有趣現象,發生地點位於日本海南部
。該區域向西為韓國,東南為日本。(留園網編輯圖片來源:MODIS/NASA)
福古(火)島這個名字很適合這座令人難忘的火山島。
福古島是佛德角群島中的一座,距非洲西海岸大約640公里,“福古”這個名字源於1500年前後的葡萄牙殖民者。
圖片來源: /NASA
這張拍攝於6月6日的照片中顯示的,是愛琴海(Aegean Sea)附近區域。
照片中靠近中央的巨大淺色水體是位於土耳其的馬爾馬拉海(Sea of Marmara)。
(留園網編輯圖片來源: MODI
圖片中顯示的是一個至7月初,一直在持續影響紅海的沙塵暴。
從照片中看,沙塵暴就像是一塊巨大的污漬,幾乎完全覆蓋了紅海,並一直擴展到沙烏地阿拉伯。
(留園網編輯圖片來源: MODIS/NASA)
衛星眼中的地球:一組神秘而壯觀的奇景照片
信源:科學網
一顆日本衛星拍攝到的這張照片,是一座距阿布扎比(Abu Dhabi)西北約25海裏,波斯灣(Persian Gulf)中的半人造小島。
圖片來源: ALOS/ESA
澳大利亞的Eyre湖是世界第五大內陸湖,它的流域面積從澳大利亞北部行政區(Northern Territory)到南部延伸達120萬平方公里。
這座湖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枯水期,只有在稀有但穩定的雨季之後才會有所不同。這是2009年初澳大利亞北部出現強降雨之後拍攝的照片。
總量大約17兆升的水流入了這座湖,而它的水不會流入大海,所以水分會滲入土壤之中滋潤植被生長。
至6月10日這張照片拍攝時,流入該湖的水流量已經減緩:Eyre湖已經達到了2009年度它所能達到的最大蓄水量。
圖片來源: Landsat/NASA
圖片中雲的形態有點像物體劃過水面時留下的V形尾跡。
出現這種形態並非巧合,風像液體一樣運動,所以當它遇到障礙物時,它必須繞開障礙物,而在身後留下一段尾跡或者可見的波形。
在這張照片中,風的障礙物是阿留申群島(Aleutian Islands)島鏈上的一座島嶼,整個島鏈是從阿拉斯加(Alaska)向西伸展出來的。
圖片來源: MODIS/NASA
人造島嶼、火山爆發、沙塵暴,玩慣了Google Earth的我們是否真的瞭解各種現象背後的故事呢?
英國衛報近日刊發一組圖片,展示衛星眼中的地球。
6 月12日,俄羅斯千島群島(Kuril Islands)馬圖阿島(Matua Island)上幾乎佔據全島的層狀火山----Sarychev峰,經歷了一場驚人的大爆發,這次爆發徹底改變了這座島的面貌。
通過美國宇航局 (NASA)Terra衛星的熱輻射反射輻射測量技術得到的照片,在火山爆發後不久的6月30日展現出了小島的全貌。植物是紅色的,水是深藍色的,而雲、水蒸氣和冰全部為白色。。
(留園網編輯 圖片來源: MODIS/NASA)
國際空間站(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拍攝到了這張Sarychev火山在6月12日爆發時的高細節太空照片。
照片顯示出爆炸性火山爆發早期階段的一些現象。
圖片中的煙柱是一系列從火山所在地----馬圖阿島拔地升起的熔岩柱的其中之一。
這根煙柱從外表看像是褐色火山灰與白色水蒸氣的混合體。迅猛上升的煙柱讓水蒸氣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水泡。
圖片來源: ISS/NASA
在2007-08農作物生長季節持續影響伊拉克的破壞性乾旱持續到了2009年。
這張照片反映出4月份整個地區的農作物生長情況。
褐色區域表示該地區的農作物種植量低於2000至2008年間的平均水準。
綠色區域表示高於平均水準,此外還有10個區域與平均水準持平。
受影響最重的地區是伊拉克北部,該地區是該國歷史上的糧倉,主要糧食作物為依靠雨水灌溉的小麥。
乾旱同時制約了底格里斯河(Tigris)與幼發拉底河(Euphrates)流域的農業人口飲水供給。
兩河源於伊拉克,分別流入土耳其與敘利亞。
圖片來源: MODIS/NASA
這張抓拍於6月11日的照片顯示出一種叫做“內波”的有趣現象,發生地點位於日本海南部。
該區域向西為韓國,東南為日本。
“內波”發生於水面以下不同密度水層間的交界面上。像其他主要水體一樣,日本海同樣由不同密度的水層組成:最上層的水密度最低,依次向下深度越深密度就越大。
“內波”通常是因為潮汐作用迫使下層水層衝擊淺水障礙物----比如海嶺----造成的。
海嶺造成擾動,導致水層中產生波動,與風在水面形成波紋的情況類似。
不過與表面波浪不同的是,“ 內波”可以在直徑數十公里的水體內維持數天。
(留園網編輯 圖片來源: MODIS/NASA)
福古(火)島這個名字很適合這座令人難忘的火山島。
福古島是佛德角群島中的一座,距非洲西海岸大約640公里,“福古”這個名字源於1500年前後的葡萄牙殖民者。
島上的火山據說一直持續活躍到1760年前後。
這張拍攝於6月10日的照片顯示出該火山最特別的特徵:一個9公里寬的火山口,Cha火山口。
圖片來源: /NASA
這張拍攝於6月6日的照片中顯示的,是愛琴海(Aegean Sea)附近區域。照片中靠近中央的巨大淺色水體是位於土耳其的馬爾馬拉海(Sea of Marmara)。
作為一個內陸海,它向西通過達達尼亞海峽(Dardanelles strait)與愛琴海聯通,向東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horus strait)與黑海(Black Sea)聯通。
這座海並不是一直保持淺色,這種情況是由於小型浮游海洋生物的季節性開花導致的。。
(留園網編輯 圖片來源: MODIS/NASA)
圖片中顯示的是一個至7月初,一直在持續影響紅海的沙塵暴。從照片中看,沙塵暴就像是一塊巨大的污漬,幾乎完全覆蓋了紅海,並一直擴展到沙烏地阿拉伯。。
(留園網編輯 圖片來源: MODIS/NASA)
南大西洋的聖海倫娜島(Saint Helena Island)是博物學家查理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他19世紀的科學考察航行中到訪過的一座與世隔絕的島嶼。
他於1836年乘坐英國皇家海軍比格爾號軍艦到達該島,記錄了在島上對植物、動物以及地理風貌的觀察情況,從而幫助形成了他的進化理論。
這張照片是由宇航員拍攝的,作為進行中的所謂“皇家比格爾號”專案工作的一部分,旨在記錄查理斯・達爾文當年到訪地區現在的生物多樣性狀況。
照片顯示人類在該島上的出現同樣導致了島上原生動植物的巨大變化。當年的探險者們觀察到的森林植被,如今只有大約10%集中在島嶼內陸高地區域,仍然保持著半野生狀態。
圖片來源: ISS/NASA
6 月29日,美國宇航局與日本經貿產業省推出了迄今為止擴展性最強的以衛星為基礎的地球地理模型。
該模型利用美國宇航局Terra衛星上搭載的熱輻射反射輻射測量儀獲得的資料所建立,由此獲得的資料也已經超過了之前通過航太雷達地理資訊任務所得到的數位海拔資訊。
這幅喜馬拉雅山脈上高峰的圖顯示出新模型在測量陡峭地域時的強大能力。
科學家們曾經通過太空梭搭載雷達,通過地表反射的雷達回波測定地理海拔。
珠穆朗瑪峰、洛子峰、以及馬卡魯峰,這些該地區最高的山峰在這張照片的中心位置都能夠看到。
圖片來源: ASTER/NA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