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癭病方一十八首】 
  
《病源》癭者,由憂恚氣結所生,亦由飲沙水,沙隨氣入於脈,搏頸下而成之。 
 初作與癭核相似,而當頸下也,皮寬不急,垂捶捶然是也。 
 恚氣結成癭者,但垂核捶捶然無脈也。 
 飲沙水成癭者,有核然無根,浮動在皮中。 
 又云︰有三種癭︰有血癭,可破之; 
 息肉癭,可割之; 
 有氣癭,可具鍼之。 
 《養生方》云︰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癭病,動氣增患。 
 (出第三十一卷中。) 
 《肘後》療頸下卒結,囊漸大欲成癭,海藻酒方。 
 海藻一斤(去咸)、清酒二升。 
 右二味,以絹袋盛海藻,酒漬,春夏二日,一服二合,稍稍含咽之,日三,酒盡更以酒二升漬,飲之如前,滓暴乾末,服方寸匕,日三,盡更作,三劑佳。 
 (崔氏、文仲同。) 
 又方昆布、海藻等分末之,蜜丸,含如杏核大,含稍稍咽汁,日四、五。 
 (並出中卷。) 
 深師療癭方。 
 桂心、昆布(洗)、海藻(洗)、甘草(炙)、白麪(熬)錢三分、龍膽草、海蛤(研)、土瓜根、半夏(洗)、吳茱萸、牡蠣(熬)各一兩。 
 右十一味為散,酢漿水服五分匕,先食,日三,十日知,盡藥愈。 
 節食鹽、羊肉、餳、生蔥、松菜。 
 又方海藻二分(洗)、龍膽二分、昆布二分(洗)、土瓜根二分、半夏二分(洗)、小麥麪二分(炒)。 
 右六味為散,先食酒服方寸匕,日三,二十日知,三十日愈。 
 忌羊肉、餳。 
 (並出第二十九卷中。) 
 《小品》癭病者,始作與癭核相似,其癭病喜當頸下,當中央不偏兩邊也。 
 乃不急膇然,則是癭也。 
 中國人息氣結癭者,但垂膇膇無核也。 
 長安及襄陽蠻人,其飲沙水喜癭,有核瘰瘰,耳無根浮動在皮中,其地婦人患之。 
 腎氣實,沙石性合於腎,則令腎實,故病癭也。 
 北方婦人飲沙水者,產乳其於難,非鍼不出,是以比家有不救者,良由此也。 
 療癭方。 
 小麥一升。 
 淳苦酒一升,漬小麥令釋,漉出暴燥,複漬使苦酒盡,暴麥燥,搗篩。 
 以海藻三兩別搗,以和麥末令調,酒服方寸匕,日三。 
 禁鹽、生魚、生菜、豬肉。 
 (《肘後》、崔氏、《備急》云療三十年癭疾。《集驗》、文仲、范汪等同。出第十卷中。《肘後》用海藻五兩。) 
 《集驗》療癭酒方。 
 是水雨經露出柳根三十斤。 
 右以水一斛,煮得五斗,同米三斗釀之,酒成,先食服一升,日三。 
 (范汪同。出第四卷中。) 
 崔氏海藻散,療癭方。 
 海藻八兩(洗 去咸汁)、貝母二兩、土瓜根二分、小麥麴二分(炒)。 
 右四味作散,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秫米三升 
 (依酒法炊。) 
 右一味,取圓葉白楊皮十兩去上蒼者,慎勿令見風,細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濃汁,漬麴末五兩,用前件秫米依酒洗酘之熟訖,封塞一七日,然後空腹服一大盞,日再服,三日內即效,神驗無比。 
 (並出第四卷中。) 
 張文仲《隱居效驗》療癭方。 
 昆布(洗)、松蘿各三分、海藻五分。 
 右三味,搗,蜜丸如杏核大,含咽津,日三夜二,大佳。 
 (《備急》、《肘後》同。) 
 又療癭,司農楊丞服效。 
 第一方。 
 昆布六分(洗)、海藻七分、松蘿、乾薑、桂心各四分、通草五分。 
 右六味,搗篩,蜜丸如梧子,一服吞七丸,即住在頸下癭處,欲至食時,即先飲少酒。 
 下卻丸子,後進食。 
 禁酢、蒜、鹽、酷臭肉、倉米等。 
 若癭大者,加藥令多,取差。 
 又第二方。 
 昆布(洗)、海藻(洗)各一斤。 
 右二味,細切,好酒五升,浸七日,量力取數服,酒盡以酒更浸兩遍,藥力盡,當以此酒下前丸藥益善。 
 (《備急》、《肘後》同。) 
 又方小麥三升。 
 右以三年米酢三升,漬麥暴乾,乾更浸,使酢盡,又暴乾,搗篩為散,別搗昆布為散,每服取麥散二匕,昆布散一匕,旦飽食訖,清酒和服之。 
 若不能飲酒者,以水和服亦得,服盡即差。 
 多服彌善,無所禁,但不用舉重,及悲啼煩惱等事。 
 (《肘後》、《備急》、《集驗》同。) 
 又含丸方。 
 檳榔三兩、馬尾海藻三兩(洗)、昆布三兩(洗)。 
 右三味,末之,蜜丸如雞子黃大,每日空腹含一丸,徐徐令津液取汁咽之。 
 忌鹽。 
 並楊丞方服驗。 
 (《肘後》、《備急》同。並出第六卷中。) 
 《救急》療癭要切方。 
 鼠粘草根一升(湯洗)。 
 右細切除皮者一升一物,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服相去如人行四、五里一服,宜頓服六劑,病即差。 
 一方削除皮細切,取三大升,搗篩為散。 
 蜜和丸如梧子,一服二十丸,日再服之,稍稍加至三十丸,以無灰酒進之。 
 (出第五卷中。) 
 《古今錄驗》療氣癭方。 
 (晉州熙公秦徐公方。) 
 問荊一兩(出海島)、羯羊靨五具(去脂炙)、白斂、椒目、甘草(炙)各一分、小麥麴末二兩(熬)。 
  
右六味,搗篩為散,羊靨一種,別搗為末,相和,好漿浸,更搗作丸如小棗大,一服五丸,無禁。 
 又方羊靨一百枚,暖湯浸去脂炙,大棗二十枚,去皮,作丸服。 
 忌慎如常藥法。 
 又方取羊靨一具,去脂含汁,汁盡去皮,日一具,七日含便差。 
 又療癭,海藻散方。 
 海藻十分(洗)、昆布一兩(洗)、海蛤一兩(研)、通草一兩、菘蘿(洗)、乾薑、桂心各二兩。 
 右七味,下篩,酒服一錢匕,日三。 
 出第四十一卷中。 
 (《肘後》無乾薑,有白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