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9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張氏醫通 卷四 諸氣門下 喘(短氣、少氣、逆氣、哮)14...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9-11 23:46: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張氏醫通 卷四 諸氣門下 喘(短氣、少氣、逆氣、哮)143

 

 

豈知寬一分。

 

更耗一分矣!

惟大劑參、耆補劑。

 

加補骨脂、阿膠等以鎮於下。

 

後以八味丸加五味、鹿茸。

 

不時服之。

 

又一等火鬱之証。

 

六脈俱澀。

 

甚至沉伏。

 

四肢悉寒。

 

甚至厥逆。

 

拂拂氣促而喘。

 

卻似有餘,而脈不緊數。

 

欲作陰虛,而按尺鼓指,此為蓄鬱已久。

 

陽氣拂遏,不能營運於表。

 

以致身冷脈微,而悶亂喘急。

 

當此之時。

 

不可以寒藥下之。

 

又不可以熱藥投之。

 

惟逍遙散合佐金丸之類宣通蓄熱。

 

得汗而愈。

 

後仍以六味丸養陰和陽可也。

 

喻嘉言曰:喘病無不本於肺。

 

惟兼三陰者為最劇,而三陰又以腎為最劇。

 

有此証者。

 

首重在節欲。

 

收攝腎氣。

 

不使上攻可也,故喘病兼少陰腎者為最劇。

 

腎火動則水氣升,其次則太陰脾。

 

脾火動則濕氣升。

 

又次則厥陰肝。

 

肝火動則風氣升。

 

是故治喘以治火為先也。

 

然濁氣既隨火而升。

 

火降而氣不降者何耶。

 

以濁氣雖居於下,而肺之窠囊。

 

可以僑寓其中。

 

轉使清氣逼處不安。

 

是雖以治火為先。

 

然治火而不治痰無益也。

 

治痰而不治窠囊之痰。

 

雖治與不治等也。

 

惟薑汁、竹瀝,可以透窠囊耳。

 

李士材曰:內經論喘,其因眾多。

 

究不越於火逆上而氣不降也。

 

雖然。

 

火則一,而虛實攸分。

 

每見世俗一遇喘家。

 

純行破氣。

 

於太過者當矣!於不及者可乎。

 

余嘗論証。

 

因虛而死者十九。

 

因實而死者十一。

 

治實者攻之即效。

 

無所難也。

 

治虛者補之。

 

未必即效。

 

須悠久成功,其間轉折進退。

 

良非易也,故辨証不可不急,而辨喘証尤為急也。

 

巢氏嚴氏。

 

止言實喘。

 

獨王海藏雲。

 

肺氣果盛,則清肅下行。

 

豈復為喘,皆以火爍真氣。

 

氣衰則喘。

 

所謂盛者非肺氣也。

 

肺中之火也。

 

斯言高出前古。

 

惜乎但舉其端。

 

未能縷悉。

 

請得其詳而言之。

 

氣虛而火入於肺者。

 

補氣為先。

 

生脈散。

 

有痰。

 

六君子湯。

 

陰虛而火乘金不得臥者。

 

壯水為急。

 

六味丸。

 

虛則合生脈散。

 

風寒者解其邪。

 

華蓋散。

 

濕氣勝者利其水。

 

滲濕湯。

 

暑邪者滌其煩。

 

白虎湯。

 

痰壅者消其痰。

 

二陳湯。

 

氣鬱者疏其鬱。

 

四七湯。

 

肺脹者散其邪。

 

脈浮大者。

 

越婢加半夏湯。

 

脈浮者。

 

小青龍加石膏湯。

 

腎虛火不歸源。

 

八味丸。

 

腎虛水邪泛濫。

 

濟生腎氣丸,此治喘之大法也。

 

喘嗽氣從臍下沖上,而尺脈洪盛或數。

 

兼見盜汗潮熱。

 

屬陰虛。

 

六味丸作湯。

 

加補骨脂、五味子。

 

送下靈砂丹。

 

誤用四磨必死。

 

若作痰治亦危。

 

有因氣而喘者。

 

遇惱便發。

 

脈必沉弦,此氣滯其痰也。

 

蘇子降氣湯。

 

若但喘不嗽。

 

不分遠近。

 

前湯吞靈砂丹。

 

秋冬感寒。

 

每夜連嗽不絕。

 

大喘至天明方緩。

 

脅動痞悶者。

 

麻黃蒼朮湯。

 

肺虛受寒而喘。

 

參蘇溫肺湯。

 

寒鬱熱邪,而喘中有積痰。

 

遇冷即發。

 

麻黃定喘湯。

 

遠年咳逆上氣。

 

胸滿痞塞。

 

聲不出者。

 

人參定喘湯。

 

虛冷上氣。

 

勞嗽喘乏。

 

千金用半夏一升。

 

人參、生薑、桂心、甘草各一兩。

 

水煎。

 

分三次服。

 

喘咳上氣不得臥。

 

生薑、橘紅、人參、紫蘇各一錢。

 

五味數粒。

 

煎服。

 

腎與肺胃俱虛。

 

喘嗽乏力。

 

人參一錢。

 

核桃肉三枚連皮蜜炙。

 

煎服神驗。

 

腎氣上逆而喘。

 

用連皮核桃肉三枚。

 

生薑三片。

 

臨臥細嚼即安。

 

七情鬱結。

 

上氣喘急。

 

四磨湯、四七湯選用。

 

肥盛多痰。

 

喘不得休,不能臥。

 

人扶而坐數日者。

 

千緡湯一服即安,或千緡湯合導痰湯尤妙。

 

然惟元氣未衰者宜之。

 

虛人未可輕試也。

 

喘而諸藥不效。

 

腹堅脈實者。

 

神保丸大。

 

便溏者勿用。

 

氣實人誤服參、耆而喘者。

 

三拗湯瀉之。

 

但伏不得臥。

 

咳逆上氣。

 

面目浮腫者。

 

古今錄驗續命湯。

 

氣盛有餘。

 

脈來滑實者勿用。

 

經年喘嗽。

 

遇寒更甚者。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3 07: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