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廉貞 於 2012-9-24 15:50 編輯
【如何培養幼兒五種重要品質】
信任、耐心、責任感、自信心和投入,是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的五種重要的幼兒品質。
五種重要的幼兒品質:
1、信任
培養孩子對人的信任感,可從日常的小事做起。
例如,摟抱孩子的時候讓他有強烈的安全感,使他對陌生的世界產生信任,漸漸在內心建立起對人的信任。
對嬰兒來說,產生信任感的最好方法就是滿足他的基本需求,餓了給他奶吃,尿了就換尿布,經常跟他說話、唱歌,用眼神交流,告訴他「寶寶,媽媽愛你」。
不要忽略嬰兒的需求,讓他在一個舒服、安心的環境裡建立起基本的信任。
對幼兒來說,建立信任感的有效方法就是多給他一些關注。父母要對孩子的情緒變化多給予關注,例如有的孩子喜歡安靜,如果父母總是給予他過多的刺激,每天讓他做很多運動,會引起他的厭煩。
要瞭解孩子的氣質類型,讓他感到你很瞭解他,才能讓他對你產生信任。
2、耐心
怎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耐心的人呢?
首先,父母要記住自己是孩子的榜樣,如果父母做事無規律,你能期待孩子做事井井有條嗎?
還可以通過和孩子交談幫助孩子認識問題,培養耐心。
如果孩子因為搭不好積木而發脾氣,把積木扔掉。
父母可以告訴他,積木搭不起來確實使人不高興,但是把積木扔掉也解決不了問題,然後引導孩子完成積木搭建。
孩子還沒有建立時間觀念,讓他們學會耐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比如說,你正在收拾亂七八糟的玩具,孩子卻要出去玩,這時不要說「等10分鐘」,而要告訴他:「等我把玩具全部放到玩具箱才出去。」
3、責任感,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可以從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入手。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會越幫越忙,自己5分鐘能做好的事情孩子半個小時都做不好,所以不讓孩子動手做事,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可以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事情,如果想培養一個有責任心孩子的話,千萬不要做一個萬事包辦的媽媽。
4、自信心
讓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最好途徑是讓他獨立完成適合其年齡特點的一些事情。
1歲左右的孩子,讓他學習用杓子吃飯,再大一點學習自己穿鞋子。
到了合適的年齡,試著讓孩子為自己的事情做決定。
比如說吃冰淇淋,可以讓孩子選擇是吃巧克力口味的還是吃草莓口味的,讓他從小事開始為自己作主。
5、投入,孩子的投入素質就是讓孩子知覺他人的感受。
知覺他人的感受是建立良好社交關係的基礎。
3歲以前的孩子不會顧及他人的感受,他們只能從自身出發感受世界。
例如,2歲男孩打了同伴的頭,不應該過於責備他,因為他不知道同伴會感到痛苦,因為他自己感受不到被打頭的痛苦,也不知道別人的感受。
但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這種感受。
就像上面的那個例子,家長可以告訴打人的孩子:「如果他打你的頭,是不是很痛呀?」或者「你忘記了,上次小明打你,你很痛,你都哭了。」
通過自身的感受來理解他人的感受,這樣容易被孩子接受。
另外,遇到類似的情況,父母可以重複講述他人的感受給孩子聽,慢慢地他就會瞭解別人的感受。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tELr3I2WFRq7Y3E7.AvZYpVt4os-/article?mid=31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