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痘疹藥性主治合參卷四十四果部柿】
柿
稟地中之陰氣以生,故味甘、氣寒、無毒。
入手足太陰經,故能清胃,復能潤肺。
肺與大腸為表裡,所以上主化痰止渴寧嗽,下主腸 來紅不足。
總甘能益血,寒能除熱之功也。
干柿功效相似,但寒氣消減,更能濃腸胃,補不足,潤肺止渴。
柿霜色白輕浮清肅,上焦治心肺間之熱,生津止渴化痰,止嗽喉舌口瘡之需,但嫌性寒,凡肺經無火者,感寒咳嗽者,臟腑腸胃虛冷者忌之。
柿屬金與土,種類雖不一,收斂義則同,潤心肺止嗽,開胃脘消痰,腹內瘀血旋除,口中吐血易止。
解渴補虛勞不足,澀腸禁熱痢頻來,忌與蟹同食,誤犯痛瀉害深。
紅柿忌酒共嘗易醉人,患心痛至死。
黃柿和米粉蒸,小兒啖可塞腸 便紅。
粗心柿略大微寒。
牛奶柿至小極冷,不宜多食,寒中腹痛。
干柿氣平,久服有益,澀中濃腸胃,殺蟲潤咽喉、日晒乾,白色者佳。
柿蒂療嘔逆如神。
柿霜清心退熱生津,潤肺化痰止嗽,故治勞嗽甚效。
木皮研細米飲調服。
下血能醫,古謂柿有七絕,一壽二多陰,三無鳥窠,四無蟲蝕,五霜葉可玩六嘉賓,七落葉肥大也。
按:柿種雖不一,總之清肅枯焦火邪。
兼有益脾之功。
有三世死於反胃,其孫得一方,用食餅同干飯食之,絕不用水,亦勿以他藥雜之,旬日而愈。
其清肅上焦益脾之功可見矣。
但中寒者禁之。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