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9-8 06:09 編輯
【百家姓。藺姓】
姓氏:藺
祖宗:藺相如
分類:以邑為氏
姓氏起源:根據《元和姓纂》上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卿韓厥的玄孫名字叫康,在趙國做官,食采于藺這個地方,就以邑命氏,稱為藺氏。
康的裔孫藺相如為趙國上卿,他的子孫在秦國做官,跟隨司馬錯伐蜀,因而家族就遷居在成都。
望族出於中山、華陽。
而根據《廣韻》記載,東周時晉穆公的兒子成師被封于韓,韓獻子(韓厥)的玄孫康,食采于藺地,從此世有藺氏。
因此,藺氏是韓氏分支出來,以邑為氏的,得姓於2000多年前戰國時期。
藺氏家族發源於中山郡(河北)、華陽郡(四川)一帶,後來以這兩個地方為中心,逐步向全國各地擴遷和繁衍。
郡望:1、中山郡:漢時置郡。
戰國時屬中山國。
相當於現在河北省北部。
2、華陰:古代縣名。
春秋時為晉國之地,漢代時置華陰縣(因在華山之北故名華陰)。
故城在現在陝西省華陰縣東南。
堂號:完璧堂:戰國時,趙國得到了“和氏璧”。
當時秦國很強大,騙趙國說,願意拿15個城市來換這塊“和氏璧”。
趙國覺得很為難——給璧怕秦國不給城;
不給璧,又怕秦國興兵來奪。
於是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
秦王接過和氏璧後,只交給大臣們傳看,絲毫不提交城的事。
藺相如知道秦王根本沒有意思交城,於是對秦王說:“你們只知道誇璧好,卻不知道璧上還有個瑕疵呢!”
秦王就把璧交給相如,要他指出瑕疵在哪里。
相如接到璧後,馬上抱起依著柱子說:“趙王派我來送璧前,齋戒沐浴了3天,表示對秦的尊重。
大王接璧在手後,卻只知道叫人傳看,實在是欠鄭重。
現在璧在我的手中,你們如果想要,大王也需齋戒沐浴3天,然後行交接之禮。
否則,我就把璧在柱上碰碎,然後撞頭而死。”
秦王沒辦法,只好讓藺相如把璧帶回驛館。
相如回驛館後,暗地派隨從從小道把璧送回趙國。
3天后,他秦廷辦交接禮。
他對秦王說:“我見大王無意將城交給我們,因此已派人將璧送回趙國了。您要殺就請殺吧!”
秦王認為殺了藺相如只會徒傷兩國和氣,就以禮送相如回趙國。
遷徙分佈:秦代,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趙佗任南海郡龍川縣令,後為南海尉,于秦末兼併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國,漢高祖時受封為南越王。
此後,趙佗的子孫繁衍於今廣東、廣西一帶。
東漢末年,京師遭董卓之亂,洛陽人趙達避難遷居江東。
唐高宗總章年間,中原人趙端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
五代時,劉龑在廣州建立南漢政權,洛陽人趙光裔、光逢、光胤三兄弟因此而在南海安家;
開封人趙廷隱、趙崇韜父子因仕後蜀而在四川成都定居。
南宋初,開封人趙用賢隨宋高宗趙構南逃,移居江蘇常熟,鄭州人趙蕃移居江西上饒。
南宋滅亡後,宗室趙氏散逃至澎湖、潮陽等地,後在閩、粵一帶發展繁衍。
從清朝康熙年間開始,閩、粵趙氏陸續有人遷居臺灣,後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佈于歐美及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