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9-7 19:18 編輯
【百家姓。康姓】
姓氏:康
祖宗:姬叔
分類:以諡號為氏
姓氏起源:出自姬姓。
周武王滅商後,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稱康叔。
武王死後,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攝政,三監(管理商朝舊臣封地的管叔、蔡叔和霍叔)不服,勾結武庚(商紂王後裔)和東方夷族反叛,後被周公平定。
之後,便大規模地分封諸侯,把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分封給當時素負賢名的康叔統治,並改封康叔為衛君,建立衛國,故又稱衛康叔。
康叔把衛國治理得很好,聲譽日益上升,到周成王親政時被舉為司寇,權位高於其他諸侯。
他死後諡號是“康”,其後便以諡號為康氏。
史稱康姓正宗。
郡望:1、京兆郡:漢武帝時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首。
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市北)。
三國魏時置郡名。
2、東平郡:漢時改大河郡為東平國,治所在無鹽(今山東省東平東)。
南朝宋時改為郡。
堂號:會稽堂:唐朝時有康志睦,身材魁梧,善於騎馬射箭,官大將軍。
後來討平張韶,升平盧節度使,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亂,加檢校尚書右僕射,封為會稽郡公。
康姓因以“會稽”為號。
康氏還以“京兆”為堂號。
遷徙分佈:康氏最早分佈在河南省的東部、山東省的西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一帶。
衛國定都於朝歌(今河南省淇縣東北),後遷都楚丘(今河南滑縣東)。
至秦代,康姓開始向西、或向東繼續繁衍播遷,以致後來在陝西、山東兩省形成了早期康姓兩個大的族派。
魏晉之際,又有河西康氏遷入藍田(今屬陝西)。
至唐代,康姓已散居今河南、山東、陝西、甘肅、新疆、山西、河北、安徽等地。
康姓南遷始於三國以前。
唐初,有康姓渡江南遷到江蘇、浙江一帶。
唐玄宗時有靈州人(今寧夏靈武縣)康植封天山縣男(今新疆托克遜縣東北),其孫康日知,舉家南遷浙江省紹興縣定居。
北宋初,蔚州人(今河北蔚縣)從征入蜀,後定居四川;同時,康氏還有遷至福建者。
明代,江西泰和、湖南邵陽、廣東順德等地均有康姓人物載入史冊,說明康氏分佈地更為廣泛。
從清代開始,閩、粵康氏陸續有人遷至臺灣,後又有移居海外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