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錦囊秘錄雜症大小合參卷一評趙氏醫貫說】
評趙氏醫貫說
諺云:秀才學醫,如菜作齏。
以其明於理,而易過於醫,醫與儒皆不外乎一理也然運用樞機,主宰一身者,皆心也,故古聖賢,養心正心明心,千言萬語諄諄,獨重乎心,以心為主,而醫家亦以心為君主之官也。
獨趙氏一書,強引《內經》「十二官危」 之一語,反復立論,獨尊命門以為君主,其歷陳氣血之根,生死之關,生人之本。
卻病之原,真假之象闡發殆盡,誠有功於醫學人不鮮矣。
但古聖賢俱以心為主,趙氏獨尊命門為君主,而欲外乎心,醫與儒竟二途矣。
鄙見於此,不無竊有議焉。
蓋古聖賢,以心為主者,以修身立行起見也。
趙氏以命門為主者,以尊生立命起見也,此正趙氏之濟世一片苦心,強引之而主之,蓋人為萬物之靈者,伏此心也。
故《經》曰: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但腎主智,心主思,心之氣根於腎也。
心知將來,腎臟已往,不失神明閑臟之職也。
臥以入陰,心之神通於腎也,離屬陰而配水,火屬陽而配水,然水生於金,能復潤母燥,火生於木,反能害母形,故易以離人為兵戈,火上有水為既濟,水在火下為未濟,明其水火不可相離,陰陽互為其根也,遞相濟養,是謂和平,攝處稍偏,災害立至。
故夫人生於天地萬物,統不外乎陰陽,水火者,陰陽之跡也。
偏尚不可,敢孰為之輕,孰為之重乎,且覺悟庶類,聰知聰明者,皆心也,腎能之乎,故《經》曰:心為君主之官,信不謬矣。
況相火之動,多由乎君火,相字之義,更不虛也,但心之能神,若無真陰上奉,其能之乎,猶之雖聖明在上,而必以民為邦本也。
由此觀之,則心為言主,而腎為之根,尊卑之義昭然。
但利害之機,實休戚相關見,且無情之草木其花葉榮茂,必賴乎根本培固而始能,況人稟氣血有情,五行具伐之體,可罔顧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之義存焉。
引用http://jicheng.sabi.tw/jcw/book/%E9%A6%AE%E6%B0%8F%E9%8C%A6%E5%9B%8A%E7%A7%98%E9%8C%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