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醫統大全 幼幼匯集(中) 瘧疾門(第十四)2542】
經曰︰夏傷於暑,秋必 瘧。
蓋傷之淺者,近而暴;傷之重者,遠而為 。
者,久瘧也。
是知夏傷暑,氣閉而不能發泄於外,邪氣內行,至秋而為瘧也。
良由乳母抱時解脫,不避風寒;又因觸冒暑溫,致令邪氣客於皮膚, 積於臟腑,陰陽偏勝,邪正相攻,而作往來寒熱也。
陽盛則熱,陰盛則寒。
先寒而後熱者,陽不足也;先熱而後寒者,陰不足也;寒多而熱少者,陰勝陽也;熱多而寒少者,陽勝陰也;寒熱相半,陰陽交攻也;寒熱相間,陰陽乍離也。
大抵小兒皆自飲食上得之者為多,須用先與消導,然後隨其得病所由而調理之,斯為良法。
《要略》云︰瘧脈自弦,弦數者多熱,弦遲者多寒。
弦小緊者下之,弦遲者溫之,弦緊者可發汗,浮大者可吐之。
弦數風熱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明醫雜著》云︰瘧是風暑之邪,有一日一發,有二日一發,有三日一發,有間一日連二日發,有日與夜各發,有汗無汗,有上半日發或下半日發,有發於夜者。
治法,邪從外入宜發散之,然以扶胃氣為本,又須分別陽分、陰分而用藥。
邪瘧及暫發者,可散可截;虛瘧及久者,宜補氣血。
若過服截藥,致傷脾胃則必綿延不休。
凡熱多寒少,無汗者,桂枝麻黃各半湯;有汗多者,柴胡桂枝湯;汗多而渴者,白虎加桂枝湯;小便赤,熱多寒少者,小柴胡湯;寒多熱少者,清脾養胃湯;久未止者,鬼哭散止之。
熱多汗出為瀉,腹痛者,大柴胡下之;久瘧不愈,腸下結塊者,木香丸、鱉甲飲子調之;甚則以神 丸消之;煩渴者五苓。
有小兒瘧疾用藥退熱太早,變作浮腫,外腎腫大,或食傷於脾胃。
浮腫者,脾之外應也,宜大腹皮湯、草果飲之類。
清脾飲 治癉瘧,肺來弦數,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膈滿不能食,口苦舌乾,心煩,渴飲水,小便黃赤,大便不利。
青皮(炒) 濃朴(炒) 白朮 草果(煨) 柴胡 茯苓 半夏(泡) 黃芩 甘草(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薑三片煎,食前服。
四獸飲 治五臟氣虛,喜怒不節,勞逸兼並,致陰陽相勝,結聚痰飲,與衛氣相搏,發為瘧疾,兼治癉瘧,最有神效。
半夏(泡) 茯苓 人參 白朮 草果(炮) 陳皮(各半兩) 甘草(二錢半) 上咀,每服三錢,烏梅、薑、棗各一枚煎服。
養胃湯 治外感風寒,內傷生冷,溫中快膈,能辟山嵐瘴氣,寒瘧,脾胃虛寒,嘔逆惡心,並宜服之。
濃朴(炒) 蒼朮 半夏(泡) 藿香(洗) 草果(炮) 茯苓 人參(各半兩) 甘草(二錢半)陳皮(七錢半) 上咀,每服三錢,棗一枚,烏梅一個煎,熱服。
白虎加桂枝湯 治小兒瘧病。
石膏 知母 甘草 桂枝 上水一盞,粳米一撮煎服。
草果飲 治瘧寒多熱少,或遍身浮腫。
濃朴(炒) 青皮(炒) 草果(炮) 藿香(洗) 半夏(泡) 甘草 丁皮 神曲(炒)良薑(炒,各等分) 上未,每服三錢,薑,棗煎。
大腹皮湯 治小兒瘧疾用藥太早退熱,變作浮腫,外腎腫大,飲食積於脾胃宜服。
枳殼 蒼朮(各二兩) 甘草(二錢) 大腹皮 檳榔 三棱(炮) 莪朮(各一錢) 上咀,每服三錢,薑皮、蘿蔔子、椒目同煎服。
參苓湯 治小兒瘧後面赤黃,泄瀉不止,乳食不消。
此乃胃氣虛弱,故脾虛則泄,胃虛則吐,宜服之。
丁香 訶子(炮,二錢) 青皮 陳皮 白朮 茯苓 人參 肉豆蔻(煨,各三錢)甘草(炙,二錢) 上未,每服二錢,陳米一勺、薑一片同煎。
麻黃根湯 治小兒瘧疾盜汗,寒熱進退。
麻黃根 知母 檳榔 三棱(炮) 莪朮(炮,各一錢半) 半夏(三錢) 白芷 貝母(五分)常山 甘草(各一錢) 上咀,每服三錢,薑二片、小麥十五粒煎。
常山飲 治一切瘧疾。
知母 貝母 半夏(泡) 甘草 茯苓 常山 人參 草果(煨) 濃朴(製。
各等分) 上咀,每服二錢,水半盞,薑、棗煎,空心服。
鬼哭散止瘧疾入不愈者。
常山 大腹皮 白茯苓 鱉甲 甘草 上咀,每服二錢,用桃、柳枝各七寸同煎,臨發時服,略吐出涎不妨,只用常山、甘草、茯苓煎服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