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0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外科理例 外科引2229】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7 23:3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外科理例 外科引2229

 

 

外科理例 (上)

 

膿出而反痛者,虛也,宜補之。

 

膿潰之後,脈澀、遲、緩者易愈,以其有胃氣故也。

 

脈細而沉、時直者,裡虛,欲變証也。

 

若痛尚未痊,洪、滑、粗、散者,難療,以正氣虛邪氣實也。

 

脈數、虛而痛者,屬陰火,宜滋陰。

 

(托裡散加地黃。)

 

脈數實而痛者,邪氣實也,宜泄之。

 

脈實便秘而痛者,邪在內也,宜下之。

 

(清涼飲)。

 

脈澀而痛者,氣血虛寒也,溫補之。

 

(定痛托裡散。)

 

若有膿為脂膜間膈不出,或作脹痛者,宜用針引之,或用利刀剪之。

 

腐肉堵塞者,去之。

 

脈浮或弱,而熱或惡寒者,陽氣虛也,宜補氣。

 

(補中益氣湯。)

 

脈澀而有熱者,血虛也,宜補血。

 

(四物湯、人參養榮湯之類是也。)

 

午前熱者,補氣為主,(四君子湯之類。)

 

午後熱者,補血為主。

 

四物湯。

 

脈浮數,發熱而痛者,邪在表也,宜散之;脈沉數、發熱而痛者,在內也,宜下之。

 

東垣云︰發熱惡熱,大渴不止,煩躁肌熱,不欲近衣,脈洪大,按之無力,或目痛鼻乾者,非白虎湯証也,此血虛發熱,宜當歸補血湯。

 

又有火鬱而熱者,如不能食而熱,自汗氣短者,虛也,宜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如能食而熱,口苦乾燥,大便難者,以辛苦大寒之劑下之,以泄火補水。

 

瘡瘍膿血大泄,當大補氣血為先,雖有他証,以末治之。

 

凡癰大潰,發熱惡寒,皆屬氣血虛甚。

 

若左手脈不足者,補血藥多於補氣藥,右手脈不足者,補氣藥多於補血藥。

 

切不可發表。

 

浮脈主表証,浮數之脈應發熱不發熱,反惡寒,癰疽也。

 

脈洪主血實,積熱腫瘍。

 

洪大則瘡勢進,膿未成,宜下。

 

潰膿後洪大,難治,若自利者,不救。

 

滑脈主熱、主虛,膿未潰者主內消,膿潰後宜托裡,所謂始為熱,終為虛也。

 

數脈主熱。

 

仲景曰︰數脈不時見,主生惡瘡。

 

又曰︰肺脈俱數則生瘡,諸瘡脈洪數,裡欲有膿結也。

 

散脈,膿潰後煩滿,尚未全退,其脈洪、滑、粗、散難治,以正氣虛,邪氣實也。

 

又曰︰肢體沉重,肺脈大則斃,謂浮散也。

 

芤脈主血氣虛,膿潰後見之,易治。

 

牢脈按之實,大而弦,且浮且沉,而有堅實之意,瘰癧、結核得之,不可內消。

 

實脈,久病虛人得此最忌,瘡疽得此,宜急下之,以邪氣與臟腑俱實故也。

 

弦脈、浮弦不時見,為飲、為痛,主寒、主虛,弦洪相搏,外緊內熱,欲發瘡疽。

 

緊脈主痛,瘡腫得之,氣血沉澀。

 

澀主氣澀血虛,膿潰後得之,妨。

 

短脈,諸病脈短難治,瘡腫脈短,真氣短也。

 

細脈主亡陽,陽氣衰也。

 

瘡腫脈來細而沉、時直者,裡虛,欲變証也。

 

微脈主虛,真氣復者生,邪氣勝者危。

 

凡瘡腫潰後脈微而至勻者,當自差。

 

遲脈,痼疾得之則善,若新病得之,主氣血虛憊,潰後得遲脈,必自痊。

 

緩脈見於瘡腫潰後,皆易愈。

 

沉脈,水氣得之為逆,瘡瘍後得之,邪氣深。

 

虛脈為血氣不足也,腫瘍得之,宜托裡、和氣、養血是也。

 

濡脈主氣血俱虛,瘡腫得之,宜補虛、托裡、排膿。

 

弱脈主虛,形氣不足。

 

大抵瘡家得沉、遲、濡、弱之脈,皆宜托裡,而從補法也。

 

促脈主熱蓄於裡,下之則和。

 

瘡脈促,宜急下之。

 

代脈,諸病見之不祥,瘡瘍促、結亦難治,況代脈乎﹗動脈,動於陽,陽虛發厥,動於陰,陰虛發熱。

 

身重脈緩,濕重除濕。

 

身熱脈大、心燥、發熱、腫瘍、乍來乍去,除熱。

 

諸痛眩暈動搖、脈弦者,去風。

 

脈澀,氣滯、燥渴亡津液。

 

脈澀,瀉氣補血。

 

寒勝則浮,食不入、便溺多、惡寒、脈緊細,瀉寒水。

 

數脈時見,必生惡瘡。

 

諸浮數脈,應發熱反洒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癰疽。

 

脈滑而數,滑則為寒,數則為熱,滑為榮,數為衛,榮相逢,則結為癰,熱之所過,則為癰膿。

 

東垣曰︰瘡瘍憑脈。

 

今世外科,只視瘡形,並不察脈,所以不辨虛實,而誤人者多矣。

 

醫瘡,概舉五善七惡,此特謂腸胃之內,臟腑瘡疽之証也,發背、腦疽,別有善惡,載之於後。

 

五善者︰動息自寧,飲食知味,為一善;大小便調,為二善;膿潰腫消,水鮮不臭,為三善;神彩精明,語聲清亮,為四善;體氣平和,為五善。

 

七惡︰煩躁時嗽,腹痛渴甚,或泄利無度,或小便如淋,一惡也;膿血既潰,腫 尤甚,膿色敗臭,痛不可近,二惡也;目視不正,黑睛緊小,白睛青赤,瞳子上看,三惡也;喘粗短氣,恍惚嗜臥,四惡也,肩背不便,四肢沉重,五惡也,不能服藥,食不下,不知味,六惡也;聲嘶色敗,唇鼻青赤,面目四肢浮腫,七惡也。

 

五善之中,乍見一二善証,瘡亦回也。

 

七惡之內,忽見一二惡証,宜深懼之。

 

又有証合七惡,皮急緊而知善,又或証合五善,皮緩虛而知惡,此又在人詳審。

 

大抵虛中見惡証者,不可救,實証無惡候者,當自痊。

 

瘡瘍膿潰後尚煩痛,脈洪大滑數者,難治,微弱遲緩者,易痊。

 

白睛青,黑眼小,服藥則嘔,腹痛渴甚,肩項中不便,聲嘶色脫,是為五逆。

 

其熱渴利嘔,蓋毒瓦斯入裡,臟腑之傷,故不治。

 

一伏兔,二腓,三背,四五臟俞,五項,六腦,七髭,八,九頤。

 

第一、入發際為玉枕,亦為舌本。

 

第二、頸項節。

 

第三、椎為崇骨。

 

第四、大椎為玉臟。

 

第五、脊骨兩邊肺俞穴。

 

第六、夾脊兩邊脾俞及肝俞穴。

 

第七、夾脊兩邊腎俞二穴。

 

第八、後心對鳩尾。

 

第九、鳩尾骨穴。

 

第一、喉骨為垂膺。

 

第二、胸為神舍。

 

第三、心鳩尾。

 

第四、當兩乳穴。

 

第五、當臍中為神闕。

 

第六、臍下二寸為腸屈間。

 

耳下近耳後牙車尖央陷中,為喉脈一穴。

 

當臍下一穴,為肩骨。

 

承山上三寸一穴, 腸。

 

腦上諸陽所會,穴則髓出。

 

頸項近咽喉,一有所礙,藥食莫進。

 

腎俞與腎相抵,命之所關,穴則透空。

 

此三處有疽,並難治。

 

發背透膜者不治。

 

(此言肝俞以上。)

 

未潰,肉陷、面青唇黑、便瘀者,死。

 

(此言臟壞便血。)

 

右頤後一寸三分毒銳者,不治。

 

潰喉者,不治。

 

陰入腹者不治,入囊者,死。

 

鬢深及寸餘者,不治。

 

瘡瘍,腰背強急、瘈瘲,皆不治。

 

疽發背上,以兩手上搭著者,謂之左右搭,頭多如蜂窠者,易治。

 

以兩手下搭著者,謂之腰疽,亦易治。

 

以兩手上下俱搭不著者,謂之發背,此証最重。

 

(以上所言地分,皆脈絡所會,內系臟腑,患者得而早言,醫者審証,按法治之,皆為不死。

 

設不早治,治不對証,雖發於不死地分,恐亦誤死也。)

 

病患目中赤,脈從上下貫瞳人,一脈一年死,二脈二年死,若脈下者,療之瘥。

 

而上忽多赤,貫上下,如脂;赤色從額上下至鼻;黑色出額上,大如指,及連鼻上至肩,並為死候。

 

一、天行。

 

二、瘦弱氣滯。

 

三、怒氣。

 

四、腎氣虛。

 

五、服法酒,服丹藥,食炙爆熱毒。

 

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

 

膏粱濃味,熱毒內積,其變多生大疽。

 

其受毒部分,則毒從虛處受之。

 

大疔,大疽也,以其根深在內也。

 

(此言疽因濃味,內熱為變而生。)

 

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

 

開闔不得,寒氣從之,乃生大僂。

 

陷脈為,留連肉腠。

 

人身陽氣,其精微以養神,其柔和以養筋。

 

陽氣在筋表,開法失宜在外,寒氣從而襲之。

 

如襲其筋絡,則筋絡拘急為僂俯,如陷入經脈,則經脈凝瘀為表,留連分肉節腠間,不易散矣。

 

(此言陽僂,因陽氣開闔失宜,外寒襲陷,經脈凝瘀而生也。)

 

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

 

(榮生血,榮氣流行失宜,不從其道,阻逆於肉理,則血鬱熱聚而為癰腫。

 

此言癰腫,因榮氣失宜,逆於肉理,血鬱熱聚而生也。)

 

三陽為病發寒熱,下為癰疽。

 

(三陽為太陽,在上為手太陽小腸,在下為足太陽膀胱,故在上發寒熱,在下為癰腫。

 

當視三陽之脈辨治之。)

 

東方之域,魚鹽之地,其民食魚嗜鹹,安其處,美其食。

 

魚熱中,鹽勝血,故其民黑色疏理,其病為癰疽。

 

諸癰腫筋攣骨痛,此寒氣之腫,八風之變也。

 

(經曰︰寒傷形,形傷腫。

 

八風,八方之風。

 

《靈樞》云︰東南方來,名弱風,傷人也在肌。

 

西南方來,名謀風,傷人也在肉。

 

東方來,名嬰兒風,傷人也在筋。

 

北方來,名大剛風,傷人也在骨。

 

此寒氣之腫,八風之變,而為癰腫筋攣骨痛。)

 

腎移寒於肝,癰腫少氣。

 

(腎傷於寒,轉於脾,脾主肉,分肉之間,衛氣行處,腎寒移脾,則分肉寒而衛氣礙,故堅結為癰腫,肉結血傷而氣少。

 

此言癰腫,因寒傳脾而生也。)

 

脾移寒於肝,癰腫筋攣。

 

(脾主肉,肝主筋,肉溫則筋舒。

 

今脾傳寒於肝,故肉寒,則衛氣結聚為癰腫。

 

筋寒則急,為筋攣,皆寒傳肝也。)

 

肝滿、肺滿、腎滿,皆實,則為肝肺腎癰。

 

(滿實,脈氣滿實也,以臟氣邪盛,故脈氣如是。

 

此言肝、肺、腎癰,因臟氣邪盛而生,當察脈治。)

 

五臟菀熟,癰發六腑。

 

(菀,積也;熟,熱也。

 

五臟積熱,六腑受之,陽熱相搏,熱之所過則為癰也。

 

此言五臟積熱,六腑受生。)

 

六腑不和,留給為癰。

 

(六腑屬陽而主氣,肌肉上為陽脈,邪氣游於六腑,則肌肉上之脈不和,邪氣停留肌膚,結聚而為癰腫矣。)

 

中府隱隱痛者,肺疽。

 

其上肉微起者,肺癰。

 

巨闕隱隱痛者,心疽。

 

其上肉微起者,心癰。

 

期門隱隱痛者,肝疽。

 

其上肉微起者,肝癰。

 

章門隱隱痛者,脾疽。

 

其上肉微起者,脾癰。

 

京門隱隱痛者,腎疽。

 

其上肉微起者,腎癰。

 

中脘隱隱痛者,胃疽。

 

其上肉微起者,胃癰。

 

天樞隱隱痛,大腸疽。

 

其上肉微起,大腸癰。

 

丹田隱隱痛,三焦疽。

 

其上肉微起,三焦癰。

 

關元隱隱痛,小腸疽。

 

其上肉微起,小腸癰。

 

今富貴之人,飲食肥甘,日久太過,其氣味俱濃之物,乃陰中之物,不能走空竅,先行陽道,反行陰道,逆於肉理,則濕氣大勝,子(土)能令母(火)實,火乃大旺。

 

熱濕既盛,必來克腎,若雜以不順,必損其真水腎。

 

腎既受邪,積久水泛,水泛則從濕熱之化而上行,其瘡多出背、出腦,此為大疔之最重也。

 

若毒瓦斯行於肺或脾胃之部分,毒之次也。

 

若出於他經,又其次也。

 

濕熱之毒所止處,無不潰爛,故經曰︰膏梁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

 

如持虛器以授物,物無不受,故治大疔之法,必當瀉其榮氣。

 

以標本言之,先受病為本,非苦寒之劑為主為君,不能除其苦楚疼痛也。

 

癰疽因陰陽相滯而生。

 

蓋氣,陽也;血,陰也。

 

血行脈內,氣行脈外,相並周流。

 

寒與濕搏之,則凝泣行遲為不及,熱與火搏之,則沸騰行速為太過。

 

氣得邪而鬱,則津液稠粘,為痰為飲,積久,滲入脈中,血為之濁,此陰滯於陽也。

 

血得邪而鬱,隧道阻隔,或溢或結,積久,滲出脈外,氣為之亂,此陽滯於陰也。

 

病皆由此,不特癰疽。

 

陽滯於陰,謂陽盛而滯其陰,脈則浮洪弦數。

 

滯於陽,謂陰弱而滯其陽,脈則沉弱細澀。

 

陽滯以寒治之,陰滯以熱治之。

 

經曰︰汗之則瘡已。

 

此治癰疽之大法也。

 

又曰︰營氣不從,逆於肉裡,乃生癰腫。

 

凡瘡瘍,皆因營衛鬱結於經絡,而遂成癰腫潰爛。

 

大抵始初宜用發散疏通,如活命散、奪命丹之屬,汗之,以疏泄營衛之邪毒,即大勢自衰,然後細分治理,清涼解利,和氣行血,必不至於危殆而不可救也。

 

潔古云︰瘡瘍者,火之屬,須分內外以治其本。

 

經曰︰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其源在裡,發於表也;受如持虛,言內結而發諸外,皆是從虛而出也。

 

假如太陽經虛,從鬢而出,陽明經虛,從髭而出,督脈經虛,從腦而出。

 

經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其源在外,盛則內行也。

 

若脈沉實,當先疏通以絕其源,若脈浮大,當先托裡以防邪氣侵內。

 

又有內外之中者,邪氣至盛,遏絕經絡,故發癰腫。

 

經曰︰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是也,此因失托裡,及失疏通,及失和榮衛而然也。

 

治瘡大要,須明托裡、疏通、行榮衛三法。

 

托裡者,治其外之內也。

 

疏通者,治其內之外也。

 

行榮衛者,治其中也。

 

內之外者,其脈沉實,發熱煩躁,外無 赤,痛深在內,邪氣沉於裡也,故先疏通以絕其源,如內疏黃連湯是也。

 

外之內者,其脈浮數, 腫在外,形証外顯,恐邪氣極則肉行,或汗,或先托裡,以防入內,如荊防敗毒散、內托復煎散是也。

 

內外之中者,外無 惡之氣,內則臟腑宣通,知其在經,當和榮衛,如當歸黃 湯、東垣白芷升麻湯是也。

 

用此三法,雖未全瘥,必無變証,亦可使邪氣峻減而易痊也。

 

其汗下和解之間,又有外治之次第,詳見天容穴疔瘡條。

 

《精要》曰︰瘡瘍灸法,有回生之功。

 

大凡針灸,若未潰,則拔引鬱毒,已潰,則補接陽氣,祛散寒邪,瘡口自台,其功甚大。

 

瘡瘍在外者,引而拔之,在內者,疏而下之。

 

若毒瓦斯鬱結,氣血凝聚,輕者或可藥散,重者藥無全功。

 

東垣云︰若不針烙,則毒瓦斯無從而散,膿瘀無從而泄,過時不烙,反攻於內。

 

故治毒者,必用隔蒜灸,舍是而用苦寒之劑,其壯實內有火者或可,彼怯弱氣寒,未有不敗者也。

 

又有毒瓦斯沉伏,或年高氣弱,若服克伐之劑,氣血愈虛,膿因不潰,必假火力以成功。

 

凡疔毒痛甚者,則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亦無不愈。

 

中虛者,不灸而服毒藥,則瘡毒未除,中氣先傷,未有不敗者也。

 

李氏云︰治疽之法,著艾勝於用藥,緣熱毒中隔,內外不通,不發泄則不解散。

 

又有處貧居僻,一時無藥,用灸尤便。

 

大概用蒜取其散毒有力,著艾炷多者,取其火力透也,如法灸之。

 

瘡發膿潰,繼以神異膏貼之,不日而安。

 

一則瘡不開大,二則內肉不潰,三則瘡口易合,見效甚速。

 

經曰︰癰疽之生,膿血之成,積微之所生也。

 

故聖人治病於未形,愚者反是,已成膿者,惟砭石鈹鋒之所取也。

 

瘡瘍一科,用針為貴,用之之際,須視其潰之淺深,審其肉之濃薄,若皮薄針深,反傷良肉,益增其潰,肉濃針淺,膿毒不出,反益其痛。

 

至於附骨疽,氣毒流注,及其經久不消,內潰不痛,宜燔針開之。

 

若治咽喉,當用三棱針,若丹瘤及癰疽,四畔赤,疼痛如灼,宜砭石砭之去血,以泄其毒,重者減,輕者消。

 

《精要》又云︰癰有椒眼十數頭,或如蜂窠、蓮房,膿血不出者,用針橫直裂之。

 

如無椒眼之類,只消直入取膿,不必裂之。

 

一法,當椒眼上個個灸之亦佳,不必裂也。

 

又云︰癰者皮薄腫高,多有椒眼粒,疽者皮膚頑硬,狀如牛頸之皮。

 

癰成膿則宜針,針宜用馬 鐵為之,形如韭葉樣,兩面皆利,可以橫直裂之,五六分許,攻去毒血,先灸之而後裂。

 

疽成膿則宜烙,可用銀篦,大二寸,長六寸,火上燒令赤,急於毒上熨烙,得膿利為度。

 

烙法,方其已熟未潰之時,用鐵箸一烙,極是快意,方扇火欲著時,誠是驚人。

 

予常用矣,臨時猶且顫悸,況未曾經歷者乎﹗烙後膿水流通,百無所忌,名曰熟瘡。

 

其瘡突者,針口宜向下,然須是熟於用烙者,識淺深,知穴道,審生熟,非其時則所出皆生血,當其時,則出黃膿、瘀肉。

 

用尖針烙者,不得法,尖針頭細,其口易合,惟用平圓頭者為妙。

 

蓋要孔穴透,或恐瘡口再合,用牛膝根如瘡口之大小,略割去粗皮,插入瘡口,外留半寸許,則用嫩橘葉、地錦草各一握,研成膏敷之。

 

牛膝能使惡血常流,二草溫涼止痛,隨乾隨換,此十全之功也。

 

火烙針,其針圓如箸,大頭圓長六七寸,一樣二枚,捻蘸香油,於炭火中燒紅,於瘡頭近下烙之,宜斜入向軟處,一烙不透,再烙必得膿出瘡口,烙者名熟瘡,膿水當流,不假按抑,仍須 之,勿令口合。

 

凡瘡不起者,托而起之,不成膿者,補而成之,使不內攻,膿成宜及時針之。

 

若畏痛而不肯針者,誤也,有恐傷良肉而不肯針者,惑也。

 

殊不知瘡雖發於肉薄之處,若膿成,其腫亦高寸餘,瘡皮又濃分許,用針深不過二分,若發於背,腫高必有三四寸,針入止於寸許,況患處肉已壞矣,何痛之有?何傷之慮?怯弱之人,及患附骨疽,待膿自通,必至大潰,不能收斂,血氣瀝盡而亡者,多矣。

 

劉河間云︰灸刺瘡瘍,須分經絡部分,氣血多少,俞穴遠近。

 

從背出者,當從太陽五穴,選用︰至陰,(在足小指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

 

通谷,(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是穴。)

 

束骨,(在足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

 

昆侖(在足外踝後跟骨上陷中。)

 

委中,在(中央約橫紋中動脈是穴。)

 

從鬢出者,當從少陽五穴選用︰竅陰,(在足小指之次指端,去爪甲如韭葉是穴。)

 

夾溪,(在足小指次指岐間,本節前陷中。)

 

臨泣,(在足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中。)

 

陽輔,(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三分。)

 

陽陵泉。

 

(在膝下一寸,外陷中。)

 

從髭出者,當從陽明五穴選用︰厲兌,(在足大指次指去爪甲如韭葉。)

 

內庭,(在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

 

陷谷,(在足大指間,本節後陷中。)

 

沖陽,(在足趺上五寸,骨間動脈去陷谷三寸。)

 

解溪,(在沖陽後一寸五分,腕上陷中。)

 

從腦出者,則以絕骨一穴。

 

(在外踝上三寸動脈中。)

 

一說癰疽初發,必先當頭灸之,以開其戶,次看所發分野,屬何經脈,即內用所屬經脈之藥,引經以發其表,外用所屬經脈之俞穴,針灸以泄其邪,內外交治,邪無容矣。

 

丹溪曰︰諸項灸法皆好,惟騎竹馬灸法尤為切要,此消患於未形也。

 

其法先令患人以肘憑幾,豎臂腕,腰直,用篾一條,自臂腕中曲紋盡處,男左女右,貼肉量起,直至中指尖盡處為則,不量指中,卻用竹杠一條,令患人脫衣騎定,令身正直,前行,二人扛起,令腳不著地,又令二人扶定,勿令僵仆,卻將所量臂腕篾,從竹杠坐處、尾 骨盡處直豎竹上,貼脊背量至篾盡為則,用墨點,此只是取中,非灸穴也。

 

另用薄篾量病患中指節,相去兩橫為則,男左女右,截為一則,就前所點記處兩邊各量開,盡處則是灸穴,各灸五壯或七壯,不可多灸。

 

不問癰生何處,及乳癰。

 

並用此法灸之,無不愈者。

 

一云︰疽發於左即灸左,疽發於右即灸右,甚者左右皆灸。

 

蓋此二穴,心脈所過處,經曰︰諸痛瘡瘍,皆屬心火。

 

又云︰心主血,心氣滯則血不行,故逆於肉理而生癰。

 

灸此,使心火調暢,血脈流通,即能奏效,起死回生。

 

東垣曰︰初覺發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以濕紙覆其上,立視紙先乾處,即癰頭也。

 

取蒜切片如三錢濃,安頭上,用大艾柱艾之,三壯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早覺早灸為上。

 

一日二日十灸十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日六日三四活,過十數日者,不可灸。

 

若有十數頭作一處者,用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燒之,亦能活也。

 

若初發赤腫,中間有一黃粟米頭,便用獨蒜,切去兩頭取中間,切片安瘡頭上,著艾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

 

《本事方》云︰一人四月背疽,治之逾月益甚矣。

 

以艾加瘡上,自旦及暮灸百五十壯,知痛乃已,明日鑷去黑痂,膿盡不痛,使別以藥敷之,日一易,易時旋去黑爛,月餘乃平。

 

丹溪曰︰癰疽之發,或因內有積熱,或因外寒而鬱內熱,若於始發之際,外灸以散其毒,治之早者,亦可移重就輕,轉深於淺。

 

(《元戎》云︰瘡自外而入者不宜灸,自內而出者宜灸,外入者托之而不內,內出者接之而令外,故經云,陷者灸之。)

 

其法取大活蜞二三枚,先以竹節無底者二寸高許安瘡頭上,少注水於其竹中,放蜞入,任吮其瘡血,出,蜞亦飽脹而死。

 

瘡去惡血,亦漸輕愈,隨用藥治之。

 

有云︰蜞針吮血,可施於輕小証候,若積毒在臟腑,徒竭其血於外,無益。

 

(愚謂雖用蜞針,仍須按証施藥,則內外兼治亦可已矣。

 

若雲徒竭其血於無益,斯言過唉。

 

毒為積血而成,今吮去其惡血,亦驅其毒之一端也。)

 

附子為末,唾津和為餅,如三錢濃,安瘡上,以艾炷灸之,漏大炷大,漏小炷小,但灸令微熱,不可令痛,乾則易之,如咽則止,來日如前再灸,直至肉平為效,仍用前補藥作膏貼之。

 

豆豉餅專治發背,已潰未潰。

 

用江西淡豆豉為末,唾津和作餅,置患處灸之,餅乾,再用唾津和之。

 

瘡大用水和,搗成硬泥,依瘡大小作餅子,濃三分,如已有瘡孔,勿覆孔上,四布豉餅列艾其上灸之,使微熱,勿令破肉,如熱痛,急易之,日灸三度,先有瘡孔者,孔出汗即瘥。

 

人有不耐勞,不能食冷,或飲食作脹,大便不實,或口舌常破,生瘡,服涼藥愈盛,盜汗不止,小便頻數,腰腿無力,或咽津,或呼吸覺冷氣入腹,或陰囊濕癢,或手足冷,或面白,或黧黑,或畏寒短氣。

 

以上諸証,皆屬腎虛,非附子不可治。

 

金銀花生取藤葉一把,瓷器內爛研,入白酒少許調和,稀稠得宜,塗敷四圍,中心留口,以泄毒瓦斯。

 

又法︰取藤五兩,木杵捶碎,生甘草節一兩,二味以水二碗,用砂瓶,文武火煎至一碗,入無灰酒一碗,再熬十數沸,去渣,分三服,渣敷患處,一日夜吃盡,病熱重,日夜兩劑,服至大小便通利,藥力到矣。

 

或用乾者,終不及生者力大效速。

 

或只用藤五六兩,搗爛,入熱酒一鐘,絞取汁酒溫服,渣罨患處,四五服而平。

 

此藤延蔓附樹或園圃牆垣之上,藤方而紫,葉似薜荔而清,三月間,花微香,蒂帶黃色,花初開色白,經一二日色黃,故又名金銀花,又名鷺 藤,又名金釵股,又名老翁須,因藤左纏,又名左纏藤,凌冬不調,又名忍冬,在處有之。

 

治癰疽發背,乳癰初發,便當服此,不問疽生何處,皆有奇效。

 

兼麥飯石膏、神異膏貼之尤效。

 

槐花酒︰槐花四五兩,炒微黃,乘熱入酒二鐘,煎十餘沸,去渣熱服。

 

未成者二三服,已成者一二服。

 

一人髀患毒痛甚,服消毒藥不減,飲槐花酒一服,勢隨大退,再服托裡消毒藥而愈。

 

一人發背十餘日,勢危脈大,先飲槐花酒二服,殺其勢退,再服敗毒散二劑,托裡藥數劑,漸潰,又用桑柴灰灸患處,每日灸良久,仍以膏藥貼之,灸至數次,膿潰腐脫,以托裡藥加白朮、陳皮,月餘而愈。

 

一人肩疽,脈數,用槐花酒一服,勢頓退,更以金銀花、黃耆、甘草,十餘服而平。

 

大抵腫毒,非用蒜灸及飲槐花酒,先去其毒,雖托裡諸藥,其效未必甚速,但胃寒人不宜過劑。

 

丹溪曰︰夫十六味流氣飲,乃表裡氣血藥也,復以疏風助陽之藥參入,非脈之洪緩沉遲緊細者不宜用,諸家往往不分經絡脈証,不俱時宜,但雲消毒化毒,又云不退加補氣血藥,此又使人不能無疑也。

 

經曰︰諸痛癢瘡瘍,皆屬心火,言其當也。

 

如瘡盛形羸,邪高痛下,始熱終寒,此反常也,故當察時宜而權治,可收十全之功。

 

此表裡血氣之藥,若用於乳癰疽初發,或已發,或內托,或身倦惡寒熱少,或脈緩澀,或弦,或緊細,宜用之。

 

散風寒以助陽,乃始熱終寒之變也。

 

若施於積熱 毒,更不分經絡時宜,不能不無懼也。

 

丹溪曰︰《精要》謂治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潰,若用於輕小証侯與冬月時令,盡有內托之功,冬月腫瘍用之,亦可轉重就輕,移深於淺。

 

夏潰瘍用之,其桂朴之溫散,佐以防風、白芷,雖有參,亦難倚仗。

 

世人用此,不問是癰是疽,是冬是夏,無經絡,無前後,如言人騎瞎馬,半夜臨深池,危哉﹗又曰︰燥血瀉氣藥太多,涉虛者勿輕用。

 

一士背臀腿節次生疽,率用五香連翹湯、十宣散,致不救。

 

一人年六十,好酒肉,背疽,與參膏十五六斤而愈,若用十宣,能保無危? 《精要》謂︰一日至三日進十數服,防毒瓦斯攻臟腑,名護心散。

 

切詳綠豆解丹毒,又言治石毒,味甘,入陽明,性寒能補,為君;以乳香去惡毒,入少陰,性溫善竄,為佐;甘草性緩,解五金八石及百藥毒,為使。

 

想此方專為服丹石發疽者設,不因丹石而發疽,恐非必用之劑。

 

丹溪曰︰癰疽因積在臟腑,非一朝一夕,治當先助氣壯胃,是根本堅固,而以行經活血為佐,參以經絡時令,是毒外發,施治之早,可以內消,此乃內托之本意。

 

又云︰內托散性冷治嘔,有降火之理。

 

若夫老年者、病深諸証備者、體虛者,綠豆雖補,將有不勝重任之患矣。

 

《精要》曰︰初成膿,宜烙,得膿利為效,亦服追毒丸。

 

丹溪曰︰追毒丸下積取毒之藥,決無取膿之效。

 

今用烙而得膿,若在裡而血氣實,則膿自出,以托不出,何不以和氣活血藥,佐以參 補劑,使膿托出?其方用五倍子消毒、殺蟲、解風,為君,山茨菇、千金子,大戟,皆驅逐走泄,為臣佐,以麝香升散,用之以治癰疽,實非所宜。

 

果見臟腑有積毒或異蟲,纏滯深固,而體氣不虛者,亦快藥,但戒勿輕用耳。

 

飛龍奪命丹治疔瘡惡腫初發,或發而黑陷,毒瓦斯內陷者。

 

丹溪曰︰世多用之,香竄燥毒之劑無經不至,故能宣泄,備汗、吐、下三法,病因食一切禽畜,毒發及瘡,脈沉緊細數,蘊毒在裡,並濕毒,用之神效。

 

若大熱大渴,毒瓦斯 發,而脈浮洪在表,及膏粱積熱之人,未宜輕舉。

 

癰疽皆綠氣滯血凝,或因怒氣所致。

 

用香附子去毛,以生薑汁淹一夕,晒乾,研為末,白湯調服二錢,無時。

 

丹溪曰︰本方謂疽後常服,半年尤效。

 

此皆施於體實氣鬱之人,不可一概而用之也。

 

一人濃味,氣鬱性重,年近六十,患背疽,醫與諸藥皆不行,惟飲香附末甚快,始終只此一味而安,此千百而一二。

 

瘡疽有三︰腫高而軟者,發於血脈;腫下而堅者,發於筋骨皮肉;色不辨者,發於骨髓。

 

又曰︰以手按搖,瘡腫根牢而大,深也,根小而浮者,淺也。

 

又,驗初生瘡時,便覺壯熱惡寒,拘急頭痛,精神不寧,煩躁飲冷,瘡疽必深也;若起居平和,飲食如故,其瘡浮淺也;惡瘡初生,其頭如粟,微似有痛癢,誤觸破之,即 展有深意。

 

酌其深淺,浮則表之,深則疏之。

 

《精要》云︰始患高腫五七日,忽平陷者,是攻內之候,以托裡散、內補湯填補臟腑,令實,最怕透膜者,十無一生。

 

丹溪曰︰癰之邪淺,其稽留壅遏,獨在經脈之中而專於外,故初發時身表便熱,患處便如枕、如盆高腫痛甚者,縱欲下陷,緣正氣內固不肯受,故或便秘,或發渴發逆以拒之,是以骨髓終不焦枯,五臟終不損也。

 

疽之邪,其稽留壅遏,內連五臟而不專攻於外,故身或無熱,患處或不腫痛甚者,聲嘶色脫,眼黑青小,十指腫黑者,多死。

 

治癰初發,當以潔古法為主,表者散之,裡者下之;火以灸之,藥以敷之。

 

膿未成者必內消,已成者速潰。

 

治疽初發,當以涓子法為主。

 

填補臟腑,令實,勿令下陷之邪延曼。

 

外以火灸,引邪透出,使有穴歸而不亂攻,可轉死為生,變凶為吉。

 

今世不分癰疽,一概宣熱拔毒,外以五香托其氣,內以大黃竭其血,終不自悟其藥之非,惜哉﹗ 癤者初生突起,浮赤無根腳,腫見於皮膚,止闊一二寸,有小痛,疼數日後微軟,薄皮剝起始出清水,後白破膿出,如不破,用替針丸。

 

癰者初生紅腫突起,闊三四寸,發熱惡寒,燥渴或不渴,抽掣疼痛,四五日後按之微軟,此証毒瓦斯浮淺,春夏宜防風敗毒散,加薑、蔥、棗煎。

 

秋冬去薑、蔥、棗,加木香,身半以上加栝蔞,身半以下加射乾。

 

又有皮色不變,但肌肉內微痛甚,發熱惡寒煩渴。

 

此証熱毒深沉,日久按之,中心微軟,膿成,用火烙開,以決大膿,宜服托裡之藥。

 

疽者,初生白粒如粟米,便覺癢痛,觸著其痛應心,此疽始發之兆,或誤觸著,便覺微赤腫痛,三四日後,腳根赤暈,展開,渾身壯熱,口微渴,瘡上亦熱,此疽也。

 

疽上或漸生白粒如黍米,逐個用銀篦挑去,勿令見血,或有少血亦不妨,不見血尤妙,卻用老皮散敷之,五七日,瘡頭無數如蜂房,膿不肯出,冬用五香連翹湯,夏用黃連羌活散,夏初用防風敗毒散加蔥、棗,秋去之,加木香。

 

若形氣實,脈洪數有力,痛腫 開,壯熱便閉,宜五利大黃湯、復元通氣散,可選用通利。

 

又有初生白粒,誤觸後,便覺情思不暢,背腫如石,身體煩疼,胸膈痞悶,怕聞食氣,此謂外如麻,裡如瓜,疽毒深惡,內連臟腑。

 

疽頂白粒如椒者數十,間有大如蓮子蜂房者,指捺有膿不流,時有清水,微腫不突,根腳紅暈,漸漸展開,或癢痛或不痛,疽不甚熱,瘡反陷下,如頑之皮漸變黑色,恍惚沉重,脈若虛弱,便用大料參耆歸朮濃煎調服。

 

瘡瘍鬱冒,俗呼昏迷是也,宜汗之則愈。

 

若發腫,都軟不痛者,血瘤,虛腫而黃者,水也。

 

發腫日漸增長而不大熱,時時牽痛者,氣瘤。

 

氣結氣腫,久而不消,後亦成膿,諸癃瘤疣贅等,至年衰,皆自內潰。

 

治於壯年,可無後憂。

 

瘡疽痛息自寧,飲食知味,脈証俱緩,緩則治本,故可以王道平和之藥,徐而治之,亦無不愈。

 

若脈實 腫,煩躁寒熱,脈証俱實,非硝黃猛烈之劑不能除,投以王道之劑則非也。

 

若瘡瘍聚腫不潰,潰而膿水清稀,或瀉利腸鳴,飲食不入,嘔吐無時,或手足並冷,此脈証俱虛,非大補之藥不能平,投以硝黃攻伐之劑,亦非也。

 

故治其証者,當辨表裡虛實,隨宜治之,庶得萬全。

 

東垣曰︰瘡疽,受之有內外之別,治之有寒溫之異。

 

受之外者,法當托裡,以溫劑;反用寒涼之藥,則是皮毛之邪引入骨髓矣。

 

受之內者,法當疏利,以寒劑,反用溫劑托裡,則是骨髓之病上徹皮毛矣。

 

殆必表裡通潰,共通為瘡助為毒,苦楚百倍。

 

輕則危,重則死矣。

 

男婦癰疽,《精要》謂治法無異。

 

丹溪曰︰婦人情性偏執,比之男子,其難何止十倍?雖有虛証宜補,亦當以執為慮。

 

一婦人早寡,善飲啖,形肥偉,性沉篤,年六十,六月間患背疽近脊。

 

醫乃橫直裂開取血,雜以五香十宣散,酒飲月餘,未嘗及其寡居之鬱、酒肉之毒、偏執之滯、時令之熱,竟至平陷,淹延兩三月不愈。

 

小兒純陽多熱,心氣鬱而多瘡,胎食過而受熱毒,犀角散為最。

 

余如法,若大下,恐傷其胃。

 

丹溪曰︰六陽經有多氣少血者,有少血多氣者,有多氣多血者,不可概論。

 

諸經惟少陽、厥陰生癰,理宜預防,以其多氣少血,血少肌肉難長,瘡口久不合,必成死証。

 

或者遽用驅毒利藥,以伐陰分之血,禍不旋踵,才得腫疼,參之脈証,若有虛弱,便與滋補,血氣無虧,可保終吉,若用尋常驅熱拔毒及散氣藥,虛虛之禍,如反掌耳。

 

一人年三十,左腿外臃紅腫,一人年四十脅下紅腫,二人皆不預防本經少陽血少,猛浪用大黃攻裡而死。

 

一人年六十,左膊外側一核。

 

一女髀骨中痛。

 

二人亦不預防本經血少,猛浪用五香十宣表散死。

 

(以上病例,不系膏粱丹毒火熱之變,因虛勞氣鬱所致,只宜補形氣,調經脈,瘡當自消,不待汗下而已也。若不詳脈症經絡受病之異,下之,先犯病禁經禁,故致失手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8 12:30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