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六十章學習心得】
2012年8月21日星期二晚上7點術龍老師解惑。
原文:
治大國,若烹小鮮。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自己對文章的理解:
治大國,若烹小鮮。
管理與統理重要的地區,好像煮稍微好的滋味。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用方法到時間裡面,那個機靈與靈巧非微妙不可測的。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不是那個機靈與靈巧非高超與不平凡的,那個高超與不平凡的未損害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不是那個高超與不平凡的非損害人,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也是未損害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說到雙方未交互彼此損害,所以遵循的規範相互往來返回也。
老師對文章的直譯:
治大國,若烹小鮮。
管理與統理大區域,好像煮稍微滋味。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用方法到時間裡面,他的機靈與靈巧未微妙不可測的。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不是他的機靈與靈巧未微妙不可測的,他的微妙不可測未妨害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不是他的微妙不可測的未妨害人,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也是未妨害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一般雙方未彼此妨害,所以好的修養品行相互往來責任屬於彼。
學習後的理解:
我們對於文章課前的理解還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述與加上自己的認知而已,並沒有深入懂得作者通過文章告訴我們的臻義,術龍老師已經告訴大家道德經從五十章開始不僅是敘述學術的運用並且已經在使用了,運用與使用實際上有著本質的區別,運用是學術賦予實際的東西呈現與展現,使用則就不同了,它是在現實中自身對學術的認知與能力的展現,所以不了解學術的人是很難知道作者文章在敘述的道理。
“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與統理大區域,就好像煮東西那樣簡單輕而易舉就能達成,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這點事小菜一碟”,大區域的定義要因人而異,這就要看個人的認知的高度了,每個人的目標理想不一樣,有的人感覺只要豐衣足食就夠了,有的人想豐衣足食還要有豪宅名車,也會有的人在這樣的基礎上還要名利雙收甚至更多,學術的使用對於區域的管理來說沒有界定,通過這句話不難看出作者的雄心與能力了。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只要使用對的方法到時間打開空間的程序法則裡面,他的機靈與靈巧不是沒有規律可循的,所有的方法與契機都是來源於此,其中個人的計謀與謀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就說明是一個書呆子,頭腦裡的知識不能轉換成計謀,這樣的人難免會四處碰壁,人想要成功不僅要有知識,還要謀略,往往就是這些“鬼機靈”或“鬼點子”也正是他能力的展現。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他的這些“鬼機靈”或“鬼點子”不是沒有規律與依據,重要的是使用的這些方法沒有妨害到他人,老師在課上舉了一個例子,例如去租一處房子,房東要價每月四千,我們用學術的方式讓他變成三千五順利簽約,這並不算是妨礙或損害他人,我當時還不完全理解提出疑問說好像這種做法是在做手腳,老師給我講述了這個道理,出租是他的目的,價格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他急用錢就會價格低一點,不缺錢就會價格高一點,我們所運用的是學術知識,這是事實存在的,就像去學校讀書一樣,每個人都有機會,但是有的人就喜歡學習,有的人就不喜歡,我們使用是因為我們用功學習了,他不懂是他的事,是在雙方都理智自願的情況下簽約,因通炁而同炁,因同炁而合炁,並不存在欺騙或妨害他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不是他那微妙不可測的能力不可以妨害人,是沒有用去妨害人,這也是文章說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也是未妨害人原因,作者用聖人來作為處理事情的一個標準,聖人一定會品德崇高通達事理,頭腦聰明會說話,做事機靈自然以能力佔優勢取得最後預期的結果,供需雙方因兩炁相合而達到各自滿意的結果,而不是為了獲取不擇手段,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方法本身不會分好與壞,關鍵是人的機靈要用對方向,不然在好的學術方法,再聰明機靈的頭腦也無濟於事,因為這種行為已經妨害了很多人,違背了天地運行的規律。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文章最後一句話對上述行為作了總結,一般要做到供需雙方沒有彼此妨害,我沒有想欺騙你,你也沒有想害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公平,公正,公開,遵守合約,信守承諾,這就需要好的修養品行作為彼此相互往來的責任,學術的運用加上頭腦機靈的使用,自然會得到該有的滋味。
一把鋒利的刀,它可以成為我們家庭食品切割的必備工具,它也可以成為殺人的凶器,關鍵就是使用這個工具的人,學術方法一樣的道理,它的使用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以無處不在,有鬼斧神工的能力固然好,但一定要以正確的方式展現,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傷害到對方及其他人,這是對他人負責任也是對自己負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