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道德經第五十九章心得】
在未聽老師講解前,我對本章之解釋如下:
治大國,若烹小鮮。
管理與統理大地區,好像煮稍微滋味。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用方法到時間裡面,那個機靈或靈巧非微妙不可測的。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不是那個機靈或靈巧非微妙不可測的,那個微妙不可測的非損害耗損每個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不是那個微妙不可測的非損害耗損每個人,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也是非損害耗損每個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提到雙方非彼此損害耗損,本來遵循的規範交合聚合這裡。
2012年8月21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治大國,若烹小鮮。
管理與統理大地區,好像煮稍微滋味。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
用方法到時間裡面,他的機靈與靈巧未微妙不可測的。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不是他的機靈與靈巧未微妙不可測的,他的微妙不可測的未妨害人。
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不是他的微妙不可測的非妨害人,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也是未妨害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一般雙方未彼此妨害,所以好的修養品行相互往來責任屬於彼。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前章已經講到管理人在於時間程序法則,並說明要正確了解所在地區依據的根源,才能正確掌握時間久遠運行規律。
本章繼續針對管理與統理地區的方法也在於時間程序法則,述論能掌握時間程序法則者,所要能達到的功能與效果,作者字字殊璣鏗鏘有力,描寫得有聲有色,有理有據,有破有立,通過這樣讓普羅大眾都能知道時間這套程序法則的威力所在,讓每個人都能有感於這時間程序之奧妙。
誠如此才算是真懂者,才能知其智慧計謀乃人之鬼也,知其深澳而變化無窮乃人之神也。
文章直言相告,一個有能力者有統籌能力的管理者,其思維靈活多變,其方法靈活而適用,因此其管理所在區域無論大小,均會呈現井然有序,蓬勃發展而有朝氣,萬物欣欣向榮呈現生機與活力。
地域之開拓因人而靈,人之智因地域發展而傑,一個好的管理者,要知道管理所在之地會因時而改變其方法,不斷推陳出新,緊跟時代的步伐,緊跟社會的潮流,帶領著所轄區域的大眾朝著更加文明更加進步的社會發展,做到事事游刃有餘,就像刨丁解牛一樣技術純熟而得心應手,跟文章所喻如烹小鮮有異曲同功之妙。
如果我們學習者也能達到這樣,把老師的文章弄懂,也就能達信手拈來妙手偶得,產生出不能用言語所能表達的心得體會來。
要能達到此熟練之境界,當然必須要把時間之程序法則了解於心,並完全領會其精髓,才能成為像文章所說的那種管理境界,一切均是小菜一碟。
因能知道時間打開空間程序之法則,當然就能統而分之,類而聚之,推而廣之,旁而通之,事事都有根有據、有條有理、脈絡分明,其來龍去脈都洞察於心,從起源推導出發展的正確結果。
文章莫忌諱言,告訴我們一般之人所理解的鬼神已經是大錯而特錯,一般鬼神之迷信論者,是其不懂知識而自入八卦迷魂陣中不能自拔,無法解惑就自欺欺人掩耳盜鈴而自圓其說的亂信也。
殊不知鬼乃智慧的象徵,計謀高超所體現出字之精華者,非大智大慧者決不能專屬也,試看古之三十六計所講,無一不透其人之智慧所在,無一不顯其鬼靈之傑作,無一不呈現計謀之精華所在,只有熟諳知識精華才能呈現其鬼之魅力,才能凸其機靈之妙,所以人能知其鬼而靈巧,才能達用法之神也。
神乃智慧的化身,其高深但不可執一端,而變化無窮之用法也,正如兵法所云兵者詭道也,已道盡用法之神效,能知其神而所以成為人們所追求,所想擁有神力也,人果能洞悉知識轉化為智慧,並能把這種高智慧化為無窮無盡的用法,就是神之體現也,就像人們所說的諸葛孔明就是這神的化身,有神算之美稱,僅其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就可見其足智多謀。
誠如此,才能像文章所說,通過時間打開空間之程序法則去了解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結果,才能把那些一般所認為變化不可測的東西了解清楚,才能知道此套學術的威力所在。
正是基於此,文章才能告誡我們,了解此學術則需要具備心清氣正,則需要有天地之浩然正氣,則需要有胸懷天下,這樣自己才能真正成功,達則兼濟天下也。
萬事皆有兩面性,有正就有反,正如老師所舉的例子,一把刀在廚師的手中就能成為做出美好豐盛可口菜餚的利器,但是在一個殺人不眨人的惡魔手中,就會成為殺人的工具,因此刀本身無好壞之分,在於用這把刀的人而區分好壞。
當然,這門學術所呈現的威力就正如這把刀,會因施用之人而呈現吉凶之結果不同,是一把雙刃劍,利則興一方之水土,不利則敗一族之脈。
文章已經把時間學術的威力呈現一覽無餘,讓我們知道要如何去正確運用,要我們知道何為好壞,如老師所言,知道好是在於我們能比那些專家學者更清楚更專業了解好的定義,知道壞是在於我們能比那些壞得流油的人想的更絕,這樣我們才能充分利用學到的這門學術去應對形形色色的人。
因此,我們學習者如真能掌握到這樣一門威力無窮的學術,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門學術,充分發揮其長處,在使得自己受益後,也不能忘記造福於社會的重任,絕不能用這套學術為非所歹,為禍一方,而留下千古罵名遺臭萬年。
因此,我們學習者,在學習此術時,就是在修心,就是在正身,只有心清氣正才能視野開闊,只有身正心正才能耳聰目明,只有不斷地修正自己才能學習好這門學術,才能在擁有這學術後不會去胡亂做事,才能不會妨害別人的正常生活,才能真正實現自我人生的價值,才能把正確運用這門學術,如此才能真正展自己的能力。
這樣,方能切實擔當起福澤天下大眾的重任,如此才能真正是文章所說的聖人也,才能真正把同炁而相生、通炁而相克、合炁而相合之理運用於實際生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