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曰:寸口脈遲而濇,遲則為寒,濇為血不足333】
師曰:寸口脈遲而濇,遲則為寒,濇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
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榮衛不利,榮衛不利,則腹滿腸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
陽氣前通則惡寒,陰氣前通則痺不仁。
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溺,名曰氣分。
〔按〕:
「名曰氣分」之下,當有下條,「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十五字。
〔註〕:
寸口脈遲為寒,脈濇少血,趺陽脈微乏氣,遲亦為寒。
是則氣血俱虛,為寒氣所干,榮衛不利,陰陽不通,故身寒骨痛,手足逆冷,腹滿腸鳴,惡寒麻痺,失氣遺溺也。
此氣血俱虛,寒氣內客之氣脹,故曰氣分。
而下條發明主治,用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者,溫養榮衛陰陽,發散寒邪之氣也。
〔集註〕:
程林曰:氣散必從前後而去,邪氣實則失氣於後,正氣虛則遺溺於前也。
尤怡曰:微則為氣者,為氣不足也。
寒氣不足,該寸口、趺陽為言寒,而氣血復不足也。
寒氣不足,則手足無氣而逆冷,榮衛無源而不利,由是藏府之中,真氣不充,而客寒獨勝,則腹滿腸鳴相逐,氣轉膀胱而下輸也。
榮衛俱勞者,榮衛俱乏竭也。
陽氣溫於表,故不通則身冷,陰氣榮於裏,故不通即骨疼。
不通者,虛極而不能行,與有餘而壅者不同。
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痺不仁者,陽先行而陰不與俱行,則陰失陽而惡寒;陰先行而陽不與俱行,則陽獨滯而痺不仁也。
蓋陰與陽常相須也,不可失,失則氣機不續而邪乃著,不失則上下交通而邪不容,故曰: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
失氣遺溺,謂分虛實而散也。
曰氣分者,謂寒氣乘陽之虛,而病於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