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126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幼幼集成 - 卷四下諸汗証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8 17:47: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幼幼集成 - 卷四下諸汗証治

 

 

經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又曰︰陽加於陰謂之汗。

 

又曰︰心為汗。

 

夫心之所藏,在內者為血,在外者為汗。

 

蓋汗乃心之液,而自汗之証,未有不由心腎兩虛而得之者。

 

然陰虛陽必湊之,故發熱而自汗,陽虛陰必湊之,故發厥而自汗。

 

是皆陰陽偏勝所致也。

 

小兒臟腑嬌嫩,膚腠未密,或重衣濃被,致五內生熱,熱搏於心,故心液不能自藏而額汗出也。

 

額為心之位,宜收斂心氣,團參湯。

 

大病後氣血兩虛,津液自汗,或潮熱,或寒熱,發過之後身涼。

 

自汗日久,令人黃瘦,失治則變蒸疳,宜黃固真湯。

 

睡中汗出,醒來則止。

 

此心虛盜汗,宜斂心氣、養心血,用團參湯。

 

睡中遍身有汗,覺來久不乾者,此食積盜汗,脾冷所致。

 

益黃散。

 

脾虛泄瀉,自汗後而遍身冷,有時遇瀉則無汗,不瀉則有汗。

 

此為大虛之候,急當補脾,理中湯;待瀉止,黃固真湯凡自汗上至胸,下至臍,此胃虛也。

 

當補胃,四君子湯加黃 。

 

肺虛自汗,面白唇白,六脈無力。

 

蓋因久嗽脾虛,故令自汗。

 

四君子湯加麥冬、五味。

 

傷風自汗,宜實表,桂枝湯;傷寒汗出,自頭至頸而止者,欲發黃也,茵陳湯。

 

如有實熱在內,煩躁汗出不止者,胃實也,宜集成沆瀣丹微下之。

 

諸汗服藥久不止者,用五倍子一個研細末,醋和作一小餅,貼肚臍,以帶扎之,效。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21: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