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89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溫病條辨 下焦篇 熱病經水適至,十餘日不解30】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5 20:45: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溫病條辨 下焦篇 熱病經水適至,十餘日不解30

 

 

熱病經水適至,十餘日不解,舌萎飲冷,心煩熱,神氣忽清忽亂,脈右長左沉,瘀熱在裡也,加減桃仁承氣湯主之。

 

前條十數日不解用玉女煎者,以氣分之邪尚多,故用氣血兩解,此條以脈左沉,不與右之長同,而神氣忽亂,定其為蓄血,故以逐血分瘀熱為急務也。

 

加減桃仁承氣湯方 (苦辛走絡法)大黃(製,三錢) 桃仁(炒,三錢) 細生地(六錢) 丹皮(四錢) 澤蘭(二錢) 人中白(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候六時,得下黑血,下後神清渴減,止後服。

 

不知,漸進。

 

按邵新甫云︰考熱入血室,《金匱》有五法︰第一條主小柴胡,因寒熱而用,雖經水適斷,急提少陽之邪,勿令下陷為最。

 

第二條傷寒發熱,經水適來,已現晝明夜劇,譫語見鬼,恐人認陽明實証,故有無犯胃氣及上二焦之戒。

 

第三條中風寒熱,經水適來,七、八日脈遲身涼,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者,顯無表証,全露熱入血室之候,自當急刺期門,使人知針力比藥力尤捷。

 

第四條陽明病下血譫語,但頭汗出,亦為熱入血室,亦刺期門,汗出而愈。

 

第五條明其一証而有別因為害,如痰潮上脘,昏冒不知,當先化其痰,後除其熱。

 

仲景教人當知變通,故不厭推展其義,乃今人一遇是証,不辨熱入之輕重,血室之盈虧,遽與小柴胡湯,貽害必多。

 

要之熱甚而血瘀者,與桃仁承氣及山甲、歸尾之屬;血舍空而熱者用犀角地黃湯,加丹參、木通之屬;表邪未盡而表証仍兼者,不妨借溫通為使;血結胸,有桂枝紅花湯,參入海蛤、桃仁之治;昏狂甚,進牛黃膏,調入清氣化結之煎。

 

再觀葉案中有兩解氣血燔蒸之玉女煎法;熱甚陰傷,有育陰養氣之複脈法;又有護陰滌熱之緩攻法。

 

先聖後賢,其治條分縷析,學人審証定方,慎毋拘乎柴胡一法也。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7 23:36 , Processed in 0.312502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