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tan2818 於 2012-8-15 08:54 編輯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展出北京故宮珍寶】
【文/鄭又嘉;圖/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以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為主體的95件展品舉辦「康熙盛世:故宮珍寶」展,藉由龍袍、御用織物、武備、畫作、天文和科學儀器、瓷器、御璽、鼻煙壺及宮殿裝飾,探討康熙皇帝的為政之道及秉性特點,呈現其文治武功、藝術表現、科學興趣和家庭生活。
上天之子、萬民之父
滿清王朝(1644~1911)入主中原後致力建設多元民族帝國,後更將領土延伸至蒙古和西藏,為鞏固大清帝國的統治權,康熙致力於滿漢蒙藏各族文化的學習與推廣,確保各民族間的和睦共處。
在位61年間(1662~1722),版圖不斷擴大,並為接下來的清朝統治者奠定和平繁榮的基礎。
50餘歲的清康熙〈康熙帝朝服像〉軸。
中國自周朝開始,人民便將國君視為至高無上的天子,集軍政法統領大權於一身,秉承天意以治理天下。康熙執政期間勵精圖治,鞠躬盡瘁,不負百姓所望,堪稱一代聖主明君。
早期將精力集中於鞏固邊疆,經由一連串的外交與軍事政策,不僅平定南方的三藩之亂,綏靖東北邊境的俄國侵擾,並且化解西北地區的蒙古威脅。
內政部分,廣招漢人人才入朝廷並予以重任,推出減低稅負、鼓勵生產等重振經濟的措施,積極防治洪水,更在24年內六次南巡,親自監督治水工程,體察百姓民生。
代表展品有清康熙〈康熙帝朝服像〉軸,此畫描繪20多歲的康熙,身著全套朝服,端坐在龍椅上,氣質清穆。
宮廷肖像畫發展於宋朝(960~1279),清朝皇帝延續此一傳統,但在畫面元素上融入滿族的特色,像是康熙右手大拇指所戴的扳指,原為射箭所需。
此類形式刻板的肖像畫用於宮廷壽宴等大型場合,並沿用至皇帝或皇后過世之後,懸掛於祖宗祠堂為後世子孫崇敬祭祀所用。
清康熙〈孝莊文皇后像〉,康熙祖母,順治即位後尊為皇太后,康熙即位後尊為太皇太后,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次女,名本布泰,1624年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妻,1638年育有一子福臨也就是後來的順治皇帝。
個性強悍而聰明,為清朝宮廷很有影響力的人物,確保福臨即位並輔政康熙,尤其重視康熙的教育,年幼即失去雙親的康熙也因此跟教養他長大的祖母特別親近。此畫與其他刻板的宮廷肖像不同,穿著日常服裝,雙手數握著念珠。
清康熙王翬等合繪〈康熙帝南巡圖〉卷,康熙在位期間,六次南巡以鞏固滿人統治,此畫超過22米長,為康熙下詔繪製的紀實畫作。
展出者為12卷中的一卷,內容是1689年時長達兩個月的康熙第二次南巡,捕捉自杭州至紹興沿途景致,包括康熙拜謁大禹陵廟的描繪。
大禹善於治水,以此呼應康熙治理黃河氾濫的決心與願望。
清康熙〈黃色雲龍紋妝花紗袷朝袍〉,由披領和上衣下裳相連的袍裙相配而成,馬蹄袖為融入滿人騎射元素的服裝設計,以象徵土地、生命和滋養的明黃色與其他清宮服飾相區別。
為皇帝在登基、大婚、萬壽聖節、元旦、冬至、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禮和祭祀活動時所穿的禮服。
英明的統治者
康熙年幼登基,由大臣代為掌管朝政的同時,用功鑽研歷朝帝王的為政之道,九年後,在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幫助下,從顧命大臣鰲拜手中奪回權力,14歲開始親政,統治由原明朝領土中原漢族地區、滿族發祥地滿州和蒙古地區組成的滿清帝國。
中國當時擁有1.5億人口,已是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為有效治理國家,康熙採用兩種制度,在中原地區沿用明朝的官僚體系和中央集權的治理架構,其他地區則多由滿族或蒙古王公貴族掌理,並授予更多的自治權。
康熙採御門聽政制度以獲得各部大臣奏報和商討定奪國事,雖非先例,然成每日例行公事卻是首開先河,惟有舉行大型祭祀、慶典和服喪之時才中斷。
此外,推出奏摺作為新的溝通管道,鼓勵官員據實奏報以更迅速瞭解民情。
然奏摺內容時有洩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效力。
滿族人的首領
滿族憑藉軍事力量取得天下和擴大帝國版圖,包括康熙在內的清朝早期幾位君主皆十分重視軍事武備,尚武精神強烈,康熙更是清朝唯一御駕親征的皇帝。
康熙擔心滿族人會久居安逸喪失鬥志,從而喪失統治地位,因此經常舉行大型閱兵、狩獵等各種活動來磨練砥礪軍隊的技能,參與狩獵活動的隊伍經常排列成作戰隊形來追捕獵物,軍事色彩濃厚。
藉由狩獵,康熙不僅自己遣興怡情,還能與蒙古王公貴族交誼以鞏固關係,更在蒙古人眼前展示自身精湛的馬上箭術,強化領導地位。
身為滿人,康熙秉持節儉習性,飲食十分簡單,喜食蔬果,並認為不可過於縱情食慾;宮中亦舉行薩滿教儀式,儘管自己並不常參與。
清康熙王翬等合繪〈康熙帝南巡圖〉卷(67.5×2,227厘米),圖為局部。
代表展品中約1680年代早期,清康熙佚名宮廷畫家〈康熙帝戎裝像〉軸,描繪的可能是近30歲的康熙,呈正面像,左手持劍,右手拇指戴扳指,穿薄底靴,完成時間可能為平定三藩之亂(1673~1681)後沒多久,雖非親自領軍上陣,但康熙策畫戰略並嚴密監控平定過程。此為康熙第一次軍事上的勝利,展現了軍事上領導統御的能力。
清康熙〈康熙御用織金錦緞綿甲〉,此鎧甲為康熙大閱八旗軍時穿戴,大閱典禮每三年一次於北京南方的皇家狩獵場「南苑」舉行,由皇帝全面檢閱王朝的軍事裝備和軍隊的武功技藝,八旗軍隊各按旗分,披鎧戴甲,依次表演火炮、鳥槍、騎射、布陣、雲梯等。
鎧甲分甲衣和圍裳,甲衣肩上裝有護肩,護肩下有護腋,胸前背後各佩一護心鏡。
圍裳分左右兩幅,穿時以帶繫於腰間。
此大閱甲不用金屬,而是以金線在黃緞上繡出金版紋,間飾幾何連鎖紋樣和鎏金銅釦,冑用牛皮製,髹以漆,嵌以珍珠,並飾有金龍紋和梵文,頂端飾東珠和貂皮。
清康熙〈御製禽槍〉,槍托底飾玉,其上並刻有「御製禽槍」銘文。
康熙擅長射箭用槍,檔案中記錄,其於經年木蘭活動中累積射殺有135頭老虎、20頭熊、25匹豹、96匹狼、132隻野豬和數百頭鹿,最佳紀錄為一天中獵殺318隻野兔。
引用: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97&f_SUB_ID=447&f_ART_ID=1928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