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0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溫病條辨 中焦篇 自利不爽,欲作滯下87】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3 23:2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溫病條辨 中焦篇 自利不爽,欲作滯下87

 

 

自利不爽,欲作滯下,腹中拘急,小便短者,四苓合芩芍湯主之。

 

既自利(俗謂泄瀉)矣。

 

理當快利,而又不爽者何?

 

蓋濕中藏熱,氣為濕熱郁傷,而不得暢遂其本性,故滯,臟腑之中,全賴此一氣之轉輸,氣既滯矣。

 

焉有不欲作滯下之理乎﹗

 

曰欲作,作而未遂也;拘急,不爽之象,積滯之情狀也;小便短者,濕注大腸,闌門(小腸之末,大腸之始)不分水,膀胱不滲濕也。

 

故以四苓散分闌門,通膀胱,開支河,使邪不直注大腸;合芩芍法宣氣分,清積滯,預奪其滯下之路也。

 

此乃初起之方,久痢陰傷,不可分利,故方後云︰久利不在用之。

 

按浙人倪涵初,作瘧痢三方,於痢疾條下,先立禁汗、禁分利、禁大下、禁溫補之法,是誠見世之妄醫者,誤汗、誤下、誤分利、誤溫補,以致沉 不起,痛心疾首而有是作也。

 

然一概禁之,未免因噎廢食;且其三方,亦何能包括痢門諸証,是安於小成,而不深究大體也。

 

瑭勤求古訓,靜與心謀,以為可汗則汗,可下則下,可清則清,可補則補,一視其証之所現,而不可先有成見也。

 

至於誤之一字,醫者時刻留心,猶恐思慮不及,學術不到,豈可謬於見聞而不加察哉﹗

 

四苓合芩芍湯方 (苦辛寒法)蒼朮(二錢) 豬苓(二錢) 茯苓(二錢) 澤瀉(二錢) 白芍(二錢) 黃芩(二錢) 廣皮(一錢五分) 濃朴(二錢) 木香(一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溫服,久痢不在用之。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金幣 +1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10 13:24 , Processed in 0.18750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