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行動清單篇之拿到駕照】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13 06:33: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行動清單篇之拿到駕照

 

每一天,北京有超過200萬人自己開車、或者坐有司機開的車去上班。

 

在高峰時段,從北京的CLD(中央居住區)去到CBD(中央商務區),走走停停起碼要一個小時。

 

因為北京已經有了200萬輛車,其中有近一半是私家車。

 

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長當中。

 

學車的人擠破了駕校的門檻。

 

不管你已經買了車還是沒有車,拿個駕照已經是現代生活的起碼要求了。

 

35歲以前去考個駕照吧!如果必須學習什麼技能的話,一般認為早一點學總歸容易一點。

 

跟上時代腳步
一直覺得北京的天很藍,偶爾在晴朗的一天稍晚才出門去,路上人不多,開著車走在寬闊的馬路上,感覺是那麼的自由自在。

 

這時候,你會渾忘所有瑣碎的煩惱。

 

天氣很好、路邊有草坪和鮮花、而自己身體健康,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美國的小孩一般一到16歲就去考駕照了,學習很方便而且費用也很便宜。

 

拿到駕照在他們看來是"成年禮"的重要標誌。

 

近年來中國開始有少量的大學生考駕照,一般的人還都是自己畢業工作以後,有了一定經濟條件才去上駕駛學校。

 

幾千塊錢的學習費用在中國人看來還是不便宜。

 

以現在中國私家車的增長勢頭,好像20年前的電視一樣,開始買的家庭被視為富裕的、觀念先進的;很快就會大面積的普及。

 

在北京、上海、以及市民們熱衷於休閒享受的成都,已經開始出現私家車普及的局面。

 

收入中等的成都人買的多是價格適中的都市貝貝、夏利這樣的車型,但是家庭私家車擁有率卻非常高,據說一到假日就紮堆兒結伴出遊。

 

普遍還不那麼富裕的中國人喜歡大排量的、三廂的中規中矩的大車。

 

其實以中國人多擁擠的城市現狀來看,應該學習歐洲人,而不是地廣人稀的美國,中國應該大力提倡家庭用小排量的、兩廂的小汽車,以減少資源的浪費,停車也方便。

 

拿個駕照開始像十年前學會騎自行車一樣,如果沒有不能說"寸步難行",但是會很不方便。

 

即使自己暫時沒有買車,週末、假日的時候也可以租輛車出去玩。

 

對於女性,現實的來說自己開車也是比較安全和舒適的。

 

有了自己的車,對於穿著打扮就會隨意一點,不用穿特別厚重的外套,下雨天也可以大膽地穿著新裙子和絲襪出門去。

 

甚至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在招聘廣告裡注明:最好有駕駛執照。

 

很多熱衷於駕駛樂趣的老總們也樂於自己駕車。

 

養專職司機的公司會越來越少。

 

最近一位年過花甲的北大老教授高興地拿到了自己的駕照,新規定對學習駕駛的年齡放得更寬了。

 

更自由的生活
很多人都說自己開車以後覺得時空感和以前大不一樣了,有了更大的活動半徑。

 

很多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如果讓你用公共交通工具專門去一趟,很可能就懶得去了。

 

如果自己開車就不一樣了。

 

所以有了車以後,可能一天中就繞了城市好幾圈,走的路程比以前一個星期走的還要多,辦的事情也多。

 

去附近的城市,也可以很方便的當天來回了。

 

個人生活開始有了更大的活動半徑。

 

因為汽車的普及,美國人擁有典型的汽車文化,被稱為"輪子上的民族"。

 

汽車好像移動的房子。

 

使人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以及隨之而來的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他們並不懼怕搬遷,不斷地換房子、換工作,不斷追求更好的生活甚至只是追求刺激。

 

這種永遠"在路上"的心態使他們更有創造力和激情。

 


有一位北京的女子也在開著她的車,在全國的公路上行進,想寫一本中國的駕車自助行的指南書。

 

現在中國自己開車遠遊的人越來越多了。

 

旅行的時候,我的一位同事一家寧願自己開車10個小時從北京去青島,也不願意坐火車或飛機。

 

因為他們帶著才一歲的小孩出門,後備箱裡甚至放著給孩子蒸蛋羹的鍋,出門5天當中天天都給孩子換衣服。

 

如果沒有車的話,可能就不出門了。

 

很多人買車的時候,就是買的旅行款的車,標榜著自己一顆熱愛自由和變化的心。

 

危險,小心
越來越多的人開車的同時也隨之帶來很多問題。

 

所謂的"開車氣"是世界範圍內的一個有趣的現象。

 

很多平時脾氣很好、很溫和的人,一旦開起車來會變得很暴躁,遇到堵車或者其他一點小事就會發火。

 

原因是因為汽車具有相對獨立的空間,人坐在自己的車裡會覺得這是一個特別私密的空間,非常放鬆,所以"本性"也就表露無疑了。

 

如果車子刮蹭了一點,也會感覺像有人闖入自己的家一樣,非常憤怒以致於失控。

 

交通台裡經常播報這樣的惡性事件。

 

兩個年輕男人都是帶著家人,開車出去玩。

 

倆車發生刮蹭事故後,倆人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

 

結果其中一個被打死了;另一個進了監獄,恐怕要判死刑。

 

這一下子毀了兩個幸福的家庭,其中一個事主的老婆還懷著幾個月的身孕。

 

千萬不要那麼衝動!
也有有趣的:例如兩個開捷達的哥們兒追尾了,兩人下車後看看,發現車子沒什麼事兒,互相擁抱了一下才各自走開。

 

汽車文化發達起來,新的禮儀和社會規範也應該建立。

 

一輛小富康在北京二環路上超了一輛豪華的沃爾沃以後,這輛沃爾沃就一直跟在富康車後面按喇叭,按得人心驚肉跳、煩躁不堪。

 

於是這輛富康又瞅准了機會,換了車道,反走到沃爾沃後面猛按喇叭。

 

這種事情時常在各處公路上演,有的人態度特別蠻橫,而汽車的昂貴與否也似乎顯示出了階層的劃分,常常有大奔"欺負"小奧拓的情況出現。

 

有的人笑話德國人的古板,說如果在德國把兩個公用電話亭標上"男"和"女",德國人也會乖乖地遵守。

 

西方人遵守交通規則也是這樣"古板"的,即使晚上12點,路上一個員警也沒有,也沒有車闖紅燈。

 

這些倒值得學習。

 

不管怎麼樣,對於個人來說,應該馬上去拿個駕照,然後文明地開車。

 

選自軟件《中華五千年詩詞文庫軟件V9.50》中《勵志庫》之《35前要做的33件事》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幣 +1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4-5 19:47 , Processed in 0.10937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