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澈卷之一傷寒-發疹】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9 04:41: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澈卷之一傷寒-發疹

 

發疹疹者。

 

陽明胃經邪熱所化。

 

不發於表而發於裡。

 

不發於初而發於後。

 

故陽明當汗不汗。

 

當下不下。

 

不當下而下。

 

其蓄熱皆能成 。

 

點有大小稀密。

 

色有紅淡紫黑。

 

或隱或現。

 

或易出易收。

 

或不易出不易收。

 

總以熱之微甚。

 

為毒之輕重。

 

無論粗者為 。

 

細者為疹。

 

稀少為蚊跡。

 

必須葛根托透為主。

 

若仲景治赤 。

 

用阿膠大青湯。

 

豆豉為君主發。

 

而大青阿膠甘草。

 

乃解毒化熱者也。

 

治溫毒發 嘔逆。

 

用黑膏。

 

生地倍豉。

 

又加豬膏。

 

純於解毒。

 

入雄黃麝香為使。

 

則又兼乎發者也。

 

學人雖不可執其方。

 

得此意而通之。

 

則 之宜托與化。

 

治法從可推矣。

 

余治一婦。

 

夏月飲火酒。

 

發 面赤煩熱。

 

診其脈絕無。

 

予曰。

 

此火鬱而熱極。

 

用梔子豆豉東加葛根濃朴黃連清之。

 

大出而脈遂見矣。

 

又一人傷寒。

 

過經不解。

 

遍體黑 。

 

唇口焦枯。

 

脈大便結。

 

以三黃石膏湯飲之痊。

 

又一婦熱入血室。

 

後發 點。

 

以小柴胡湯加生地丹皮獲愈。

 

又一友嗜煙酒。

 

常腹痛嘔逆。

 

身發大塊。

 

余以枳殼濃朴等平其濕熱。

 

逾日忽變頭粒成 。

 

用解毒涼血而安。

 

凡此皆火熱之變也。

 

至於胃邪未清而發者。

 

尤多。

 

必脹悶不堪。

 

則當內消為主。

 

不可驟進寒涼。

 

恐不出而邪反結也。

 

如既出而熱不甚。

 

無火症。

 

則又不必化而自愈。

 

切勿更投涼藥以傷之。

 

學人其可執乎。

 

干葛濃朴湯 治胃實胸膈脹滿。

 

身發紅點。

 

脈大有力。

 

不可服涼藥。

 

葛根 濃朴(薑製) 枳殼(麩炒) 陳皮 桔梗(各一錢) 山楂(一錢半) 甘草(三分)

 

 煩躁。

 

加豆豉。

 

實滿。

 

加萊菔子。

 

加薑。

 

水煎。

 

阿膠大青湯 治赤 。

 

大青 阿膠 甘草(各一錢) 豆豉(三錢) 水煎。

 

黑膏 治溫毒發 嘔逆。

 

使毒從皮中出。

 

生地黃(二兩六錢) 好豉(一兩六錢) 豬膏十兩。

 

合露煎之。

 

令三分減一。

 

絞去渣。

 

入雄黃麝香如豆大攪和。

 

分三服忌蕪荑。

 

陽毒升麻湯 治陽毒赤 。

 

狂言。

 

吐膿血。

 

升麻(一錢五分) 犀角(磨) 射干 黃芩 人參 甘草(各八分) 水煎。

 

入犀角汁服。

 

玄參升麻湯 治咽痛發 。

 

玄參 升麻(各一錢五分) 甘草(八分) 水煎服。

 

白虎人參湯(一名化 湯)治赤 。

 

口燥煩渴。

 

中 。

 

知母 石膏(各三錢) 人參 甘草(各一錢) 粳米(一撮) 水煎。

 

發疹(附)疹者。

 

太陰肺經風熱所致。

 

與絕不相同。

 

而治法亦異。

 

蓋疹之發也。

 

乘於時氣。

 

無論長幼男女。

 

傳染不一。

 

或呼 子。

 

或稱麻子。

 

吳俗則為之痧。

 

總名曰疹。

 

乃另一種。

 

非 疹之疹也。

 

其形密似針頭。

 

其色淡若桃花。

 

頭面愈多者佳。

 

以肺位至高也。

 

上見咳嚏。

 

下見泄瀉。

 

以肺與大腸為表裡也。

 

宜辛涼。

 

不宜溫熱。

 

以兌為燥勝也。

 

宜辛散。

 

不宜苦寒。

 

以肺主皮毛也。

 

溫之則火爍金而毒不解。

 

寒之則熱內伏而邪不化。

 

總以荊防薄荷大力葛根前桔之屬。

 

發透為主。

 

使毒盡出皮膚。

 

而鮮內攻之患。

 

最為上策。

 

冬月大寒。

 

不易出者。

 

稍加麻黃。

 

夏月大熱。

 

不易解者。

 

宜入連翹。

 

胃氣弱。

 

以米飲助之。

 

邪不在胃也。

 

中氣實。

 

以枳朴平之。

 

暫假則易也。

 

至孕婦發痘而胎不宜墮者。

 

痘喜內實也。

 

發疹而胎不自固者。

 

疹喜內虛也。

 

然欲安之而卒不可得。

 

又何故。

 

蓋胞系於腎。

 

金為之母。

 

今發疹則肺家之血。

 

盡出於外。

 

腎經絕生化之源。

 

而無以自養。

 

故胎必墮而罕留也。

 

又豈得與 同日語哉。

 

且 以二三日之間。

 

即化為輕。

 

疹以六七日之內。

 

漸沒為安。

 

則又殊矣。

 

按憶自己丑及壬辰癸巳。

 

疹症大行。

 

無論長幼。

 

闔境相沿。

 

比余診之。

 

則咳嗽噴嚏泄瀉。

 

甚至目紅鼻衄咽痛聲啞。

 

眾咸作治。

 

予曰。

 

此皆屬肺經症。

 

乃疹而非也。

 

考之方書。

 

獨於幼科準繩得之。

 

猶未愜意。

 

內弟孫子大起專幼科。

 

性嗜學。

 

乃出朱惠民傳心錄示余。

 

余讀之。

 

見其方法井井。

 

治驗昭昭。

 

予遵而行之。

 

百不爽一。

 

任其變幻而總以發透為主。

 

其間有停食者。

 

有失血者。

 

有胎孕者。

 

略為加減。

 

或兼消兼清。

 

而孕未有不墮者。

 

孕墮而疹未有不愈者。

 

余於是時。

 

莫不應手取效。

 

又豈敢忘其所自哉。

 

姑識之。

 

治驗 一女子食面停滯。

 

而疹甚稠密。

 

余先與托疹。

 

胸膈脹滿。

 

加卜子濃朴而胸始寬。

 

疹亦透。

 

但能食者多。

 

而此其百一耳。

 

一男人發疹。

 

因服涼藥。

 

腹痛泄瀉。

 

疹色淡白。

 

余與白茯苓炙甘草濃朴陳皮葛根桔梗薄荷煨薑二劑。

 

腹痛止而疹紅綻乃愈。

 

一男子夏令發疹。

 

幼科加麻黃羌活。

 

鼻衄不止。

 

咽痛聲啞。

 

予與玄參連翹甘桔鼠黏薄荷等清涼而安。

 

蓋疹不慮其多而慮其伏。

 

伏則喘急鼻扇。

 

甚則成疳痢勞瘵。

 

多至不救。

 

更有一人之身而二三發者。

 

乃時氣所感。

 

非比痘症終生一次不可不知。

 

荊防飲

 

防風 荊芥 鼠黏子(焙研) 前胡 桔梗 蘇薄荷 陳皮 葛根(各一錢) 甘草(二分) 山楂肉(一錢五分) 加生薑一片。

 

芫荽一撮。

 

無則用子。

 

如發透。

 

去荊防。

 

胸膈不寬。

 

加枳朴。

 

痰多。

 

加蘇子。

 

瀉甚。

 

去鼠黏。

 

咽痛。

 

加射干。

 

火毒。

 

加玄參。

 

腹痛。

 

加茯苓濃朴。

 

二劑後。

 

去荊防。

 

加薄荷一錢。

 

枳殼一錢。

 

一疹本肺經。

 

世俗動以羌活太陽藥燥之。

 

一失也。

 

其害則為咽痛煩躁尤輕。

 

又以石膏湯寒其胃。

 

一失也。

 

其害則變異頃刻。

 

立致其死。

 

銜冤者可不大畏哉。

 

引用網址http://jicheng.sabi.tw/jcw/book/index

評分

參與人數 1學習 +5 收起 理由
左輔 感謝發表文章。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07:00 , Processed in 0.34375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